[发明专利]大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加载式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1893.6 | 申请日: | 201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范元勋;任旭波;潘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5 | 分类号: | 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矩转速传感器 输入端 二级减速器 输出端 减速器 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加载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驱动 输出轴连接 一端连接 运动电机 大扭矩 加载 减速器输出轴 减速器输入轴 离合器 测试 输出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加载式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运动电机、输入端转矩转速传感器、输出端转矩转速传感器、二级减速器、加载伺服电机;其中运动电机输出轴与输入端转矩转速传感器一端连接,输入端转矩转速传感器另一端与待测试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待测试减速器输出轴与输出端转矩转速传感器一端连接,输出端转矩转速传感器另一端通过离合器与二级减速器输出轴连接,二级减速器输入端与加载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减速器测试试验台,特别是一种大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加载式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精密减速器包括行星摆线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等,具有精度高、高负载、高传动比、高效率等特点,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工业机器人,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刻革新,各行业对精密减速器的定位精度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精密减速器作为实现精密传动及定位功能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传动性能优劣对工业机器人或高档数控机床本体能否实现特定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精密减速器精度及关键性能的测试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减速器性能测试装置中,申请号为201010224652.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减速机传动精度测试系统”,该系统一部分测试装置不能提供稳定精确的负载,且随着待测试减速器传动比的加大,不能提供足够的负载。此外,申请号为20181021667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减速器精度及性能综合试验台架”,该台架减速器的结构尺寸差异较大,同一装置不能满足多规格、多尺寸的减速器测试需求,许多传统测试装置只支持输入输出轴在同一轴线的减速器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加载式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加载式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运动电机、输入端转矩转速传感器、输出端转矩转速传感器、二级减速器、加载伺服电机;其中运动电机输出轴与输入端转矩转速传感器一端连接,输入端转矩转速传感器另一端与待测试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待测试减速器输出轴与输出端转矩转速传感器一端连接,输出端转矩转速传感器另一端通过离合器与二级减速器输出轴连接,二级减速器输入端与加载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测试装置还包括承载待测试减速器的垂直升降台,垂直升降台包括升降台底座、左支持杆、升降台上板、右支持杆、调节丝杠;升降台底座固定设置且设置呈直线的下滑槽升降台上板设置呈直线的上滑槽,左支持杆、右支持杆中间转动连接,左支撑杆下端与升降台底座转动连接且上端与上滑槽滑动连接,右支持杆下端与下滑槽滑动连接且上端与升降台上板转动连接,调节丝杠左端穿过升降台底座的螺纹通孔且推动右支持杆下端。
进一步地,左支持杆、右支持杆分别设置两根,两根左支持杆对称设置,两根右支持杆对称设置;升降台底座两端侧壁分别设置一根下滑槽,升降台上板两端侧壁分别设置一根上滑槽;垂直升降台还包括下移动杆、下固定杆、上固定杆、上滑动杆;下移动杆两端穿过下滑槽后分别与两根右支持杆的下端连接,下固定杆两端穿过升降台底座两端侧壁后分别与两根左支持杆的下端连接,上固定杆两端穿过升降台上板两端侧壁后分别与两根右支持杆的上端连接,上滑动杆两端穿过上滑槽后分别与两根左支持杆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测试装置还包括xy轴移动滑台中板、xy轴移动滑台底座、x轴手轮丝杠、xy轴移动滑台上板、y轴手轮丝杠;xy轴移动滑台底座固定设置,xy轴移动滑台中板设置于xy轴移动滑台底座上方,xy轴移动滑台上板设置于xy轴移动滑台中板上方,x轴手轮丝杠穿过xy轴移动滑台底座的螺纹通孔且与xy轴移动滑台中板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y轴手轮丝杠穿过xy轴移动滑台中板的另一螺纹通孔且与xy轴移动滑台上板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x轴手轮丝杠和y轴手轮丝杠沿水平面设置且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1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