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海蛏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2982.2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诚恩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502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耙 活动耙 摆杆 铰接 支撑架体 升降杆 浮体 立柱 第一端部 活动拉绳 设备结构 第一端 尖爪状 可移动 下端部 上端 摆转 尖爪 拉绳 扭簧 平齐 下端 回复 | ||
1.一种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浮体和设在浮体上的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立柱和铰接在立柱上端的摆杆,所述摆杆的第一端部铰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挖蛏耙,所述挖蛏耙包括下部呈尖爪形的固定耙爪和铰接在各固定耙爪之间也呈尖爪状的活动耙爪,在活动耙爪与固定耙爪之间设有回复扭簧,以使活动耙爪摆转与固定耙爪平齐,各活动耙爪靠近下端部与活动拉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第二端连接至摆杆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后端固定设有以驱动浮体行进的转筒,所述转筒由电马达驱动或由发动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浮球、小舟或皮划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前部具有往后部凹陷的凹部,使浮体两侧呈尖凸状,所述升降杆和挖蛏耙即从上而下穿过该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尖凸状部上表面设有凹坑,该凹坑的底面为斜坡,该斜坡的低处靠近浮体的后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后部设有坐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后部设有坐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海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固定耙爪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各固定耙爪上端固定连接于上杆上,上杆连接固定在升降杆的下端部,活动耙爪上部铰接在固定耙爪上,活动耙爪下部具有往内侧弯曲的弧形部,各活动耙爪的弧形部连接于一下杆上,所述下杆与活动拉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拉绳穿过位于升降杆的第一导道和位于摆杆的第二导道。
9.一种挖海蛏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海蛏设备包括可移动的浮体和设在浮体上的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立柱和铰接在立柱上端的摆杆,所述摆杆的第一端部铰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挖蛏耙,所述挖蛏耙包括下部呈尖爪形的固定耙爪和铰接在各固定耙爪之间也呈尖爪状的活动耙爪,在活动耙爪与固定耙爪之间设有回复扭簧,以使活动耙爪摆转与固定耙爪平齐,各活动耙爪靠近下端部与活动拉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第二端连接至摆杆的第二端;工作时,操作者坐在浮体上,然后用手向上摆动摆杆的第二端,使摆杆第一端的升降杆可向下活动,进而使升降杆下部的挖蛏耙可向下活动插入泥土中,然后拉动位于摆杆第二端上的拉绳,使拉绳带动活动耙爪的下部向上摆转,即使周侧的活动耙爪向内靠近收拢,实现抓泥土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挖海蛏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活动耙爪向内靠近收拢后,操作者用手向下摆动摆杆的第二端,使摆杆第一端的升降杆可向上活动,进而使升降杆下部的挖蛏耙可向上活动从泥土中拨出海蛏(此过程部分泥土随重力落下未被提起),此后将摆杆以立柱为圆心摆转一定角度,使挖蛏耙位于落料处的正上方,然后松开拉绳,拉绳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使活动耙爪摆转与固定耙爪平齐,从而可进行如上述一样的挖蛏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诚恩贸易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诚恩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29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主避障寻迹识别的多功能智能捕鱼船
- 下一篇:一种捕鱼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