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热像的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缺陷普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3100.4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孔松涛;黄镇;王堃;赵丽君;蔡萍;杨谨如;兰鹰;张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6T5/00;G06T7/00;G06T7/136;G06T7/194;G06K9/62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天然气 压力 设备 缺陷 普查 方法 | ||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的检测技术人为进行取样检测,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快速低成本检测的基于红外热像的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缺陷普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红外探测设备获取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红外热图;S2:对红外热图进行处理和识别获取检测数据;S3:将检测数据存储于云服务器。本发明通过仿真模拟和现场拍摄,可以解决样本集不足的问题,从而将深度学习算法运用在自主研发的软件上,从而让整个普查方法更加智能、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像的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缺陷普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大量酸性物质、杂志、水蒸气等,容易造成压力管道和压力设备的腐蚀、磨损、堵塞、积水等问题。压力设备是属于高危险设备,按照国家要求需要监督检验和定期普查。然而,由于站场设备数量众多,且部分设备结构复杂,加之人员和检测设备的局限性,给普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传统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的检测技术都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定期、定点,人为进行取样检测,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
2.检测后的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安全性低,且无法高效利用检测数据。
而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不停运、不取样、无污染、非接触、且成像直观的技术。利用红外探测设备与手机结合,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实现对站场大量压力设备的快速检测,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将获得的红外热图直接发送或拷贝到电脑端,结合开发的软件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快速地实现图像的智能识别,对缺陷管道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并生成数据报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为工作量;处理后获得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数据之间共享也可大大提升其价值。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红外热像的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缺陷普查技术,旨在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的检测技术人为进行取样检测,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快速低成本检测的基于红外热像的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缺陷普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红外探测设备获取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红外热图;
S2:对红外热图进行处理和识别获取检测数据;
S3:将检测数据存储于云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
将红外探测设备与手机相连接并由用户手持红外探测设备拍摄天然气站场压力设备的红外热图并将红外热图通过拷贝或者网络直接发送到电脑端进行后续操作;
或者,
将红外探测设备搭载到无人机上并通过控制无人机来实现站场压力设备的红外热图检测并将红外热图通过拷贝或者无线网络发送到电脑端进行后续处理;
或者,
使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红外热图并将红外热图通过拷贝发送到电脑端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
S21:采用以下公式对导入图像进行降噪处理,
dst1(x,y)=mid{src(x+x′,y+y′)},(x′,y′)∈K1,
其中:src为输入图像;dst1为输出图像;mid为排序取中值;K1为自定义矩阵;
S22:采用以下公式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实现图像缺陷与背景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3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