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冲渣水池气雾消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4030.4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杰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B01D53/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雾 集气 集水模块 除雾 消除装置 水池 放置平台 高炉冲渣 引流槽 冲渣 钢架 蜂窝金属 回收利用 薄壁管 蜂窝管 集水槽 冷却水 渣水池 对冲 风冷 集群 气冷 去雾 小管 冷却 流出 回收 封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冲渣水池气雾消除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集气棚钢架、除雾集水模块放置平台和集气棚,所述的集气棚钢架设置在冲渣水池上方,所述的集气棚设置在除雾集水模块放置平台上,所述的集气棚内设置有多个除雾集水模块,所述的多个除雾集水模块对冲渣水池中产生的气雾进行冷却、去雾和回收利用。本发明让所有气雾从设在顶部的蜂窝金属薄壁管中向上流动,经风冷使各小管内的水气冷凝成水,从集群蜂窝管下方流出进入集水槽,汇总回收,同时将冲渣冷却水引流槽封闭后用管道将引流槽内的气雾通过管道引进集气棚,进入本气雾消除装置,从而达到消除气雾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行业高温气雾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炉冲渣水池气雾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冶炼企业在生产流程中的废气排放量也较为惊人。冶炼企业都各自建立高炉,生产工艺内都与其配套一个完整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在冷却水循环系统内配有冲渣水池,在冷却水冲刷1500℃高温铁渣时循环带出不仅有废渣还有大量的混合雾气,雾气经冷却循环管路集中至冲渣池,此时冲渣池也集中了大量的高温热水(80℃-90℃),在此过程中挥发了大量水蒸气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白雾弥漫在空中污染着环境,白白浪费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
目前国内金属冶炼企业大都集中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恰恰这些地区也是我国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地区,每家冶炼企业在冲渣池这个环节每天都蒸发消耗成千上万吨极其珍贵的水资源,上万家的钢铁企业集中消耗的水资源可见一斑,现各级政府纷纷出台规定杜绝气雾直排,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回收水资源、安全排放、保护环境的高炉冲渣水池气雾消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冲渣水池气雾消除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集气棚钢架、除雾集水模块放置平台和集气棚,所述的集气棚钢架设置在冲渣水池上方,所述的集气棚设置在除雾集水模块放置平台上,所述的集气棚内设置有多个除雾集水模块,所述的多个除雾集水模块对冲渣水池中产生的气雾进行冷却、去雾和回收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气棚钢架包括钢结构支柱和钢结构横梁,所述的钢结构支柱和钢结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结构横梁表面设置有聚氨酯防腐层,所述的除雾集水模块放置平台外侧一圈设置有不锈钢平台檐条,所述的多个除雾集水模块设置在不锈钢平台檐条区域内,所述的多个除雾集水模块与不锈钢平台檐条之间设置有除雾集水模块定位止雾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结构支柱上设置有升降梯。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结构横梁上设置有挖泥机构,所述的挖泥机构可对冲渣水池进行挖泥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气棚包括设置在多个除雾集水模块上方的顶棚,所述的顶棚为冷凝遮阳板,所述的冷凝遮阳板呈弧状,中间高两侧低,所述的冷凝遮阳板两侧延伸出一对集水沟,所述的冷凝遮阳板上冷凝产生的水顺着冷凝遮阳板流入集水沟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遮阳板的弧度为150°。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雾集水模块设置在顶棚的下方,所述的除雾集水模块由多根金属薄壁冷却水管构成蜂窝状,所述的除雾集水模块处设置有冷空气进口,冷空气在多根金属薄壁冷却水管之间流动,对冷却水管内的高温水雾进行冷却,所述的除雾集水模块下部连接有集水槽,冲渣水池中产生的高温水雾上升进入多根金属薄壁冷却水管,其中大部分冷凝成水,顺着金属薄壁冷却水管流入集水槽内,小部分上升至顶棚表面冷凝成水流入集水沟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气棚钢架四周设置有透明墙封板,所述的集气棚钢架外侧设置有导气管和进气流通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杰,未经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