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沿圆周向自动焊接组合不锈钢弯管接头的设备及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4059.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瑞制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B23K37/02;B23K37/047;B23K37/00;B23K10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周 自动 焊接 组合 不锈钢 弯管 接头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沿圆周向自动焊接组合不锈钢弯管接头的设备及工法,该工法令作业人员仅需先将上游加工厂冲压制成的多节不锈钢弯管接头半成品,逐一焊接组合,以形成不锈钢弯管接头成品的初胚,将该初胚一端的弯管通道,垂直地套设至控制机台的承载座顶面所设的定位模具后,启动该控制机台,该控制机台即会驱动该定位模具上的多个定位模块,令各定位模块能抵靠至该初胚一端弯管通道的内缘,该控制机台会根据摄像元件所撷取的初胚影像,判读出各衔接缝的精确坐标位置,并通过激光定位元件以激光光标定各衔接缝的精确坐标位置后,即会驱动机械手臂循着该初胚的圆周向,对衔接缝执行焊接组合的动作,以将该初胚加工成为大尺寸不锈钢弯管接头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沿圆周向自动焊接组合不锈钢弯管接头的设备及工法,尤指作业人员仅需先将上游加工厂冲压制成且横断面呈圆形的多节不锈钢弯管接头半成品,逐一衔接,且对相邻的这些半成品间的衔接缝,以点焊方式,予以间隔地焊接组合,而形成一不锈钢弯管接头的初胚;将该初胚一端的弯管通道,垂直地套设至一控制机台的一承载座顶面所设的一定位模具后,启动该控制机台,该控制机台即会驱动该定位模具上多个沿圆周向排列的定位模块,令各该定位模块沿径向向外位移,以使各该定位模块的外周缘能牢固地抵靠至该初胚一端弯管通道的内缘,从而使该初胚能被稳固且精准地定位在该承载座的顶面上;该控制机台会驱动该承载座,令该承载座连同定位其上的该初胚一起旋转,以使该初胚的弯管通道轴线呈水平状排列;此时,该控制机台尚会驱动一机械手臂,令该机械手臂前端所设的一焊枪朝该初胚上的各该衔接缝方向位移,且会驱动该承载座,令该初胚沿着其弯管通道的轴线旋转,该机械手臂前端还包括一摄像元件及一激光定位元件,该控制机台能根据该摄像元件所撷取的初胚影像,精准地判读出各该衔接缝的精确坐标位置,再通过该激光定位元件以激光光标定各该衔接缝的精确坐标位置后,即会驱动该机械手臂,根据该控制机台内一激光循迹电脑的指示,令该焊枪能在该初胚的外缘循着该初胚的圆周向分别对位在这些精确坐标位置的各该衔接缝执行焊接组合的动作,以迅速且精准地沿着该弯管接头的圆周向分别在各该衔接缝上形成美观且气密的焊道,从而自动、迅速且气密地将该初胚加工成为一大尺寸不锈钢弯管接头成品。
背景技术
各式半导体元件已是目前各种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零件,因此其品质的良窳将直接影响着各该电子产品的效能,故又被称为“电子产业的原油”,其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各式工业技术日新月异地进步,半导体产业的工艺及步骤也随的不断地改良,但是,无论是最初的湿式工艺,或后续研发出的气体干式工艺或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等,这些工艺技术仍必须大量地使用到各种酸碱溶液、有机溶剂及特殊气体等工艺原料来协助工艺反应(例如:作为光阻剂、显影剂或清洗用的有机溶剂),而这些工艺原料对于人体或其它生物体而言,皆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般言,半导体本领域工作人员均必须在其工艺室中设置至少一套废气排放系统,以通过其中的排气调节装置,将这些工艺原料所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至一集气槽,统一地进行回收处理。
在现今各式半导体元件或电子元件的工艺室中,除了前述废气排放系统的排放废气外,各该工艺室中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等工艺参数也必须通过该废气排放系统中的该排气调节装置,而分别被稳定地控制在一理想范围内,始能确保各该半导体元件或电子元件的工艺能被正确地执行及完成,从而确保各式半导体元件或电子元件的生产良率均能稳定地维持在一理想范围内,据此,各该排气调节装置中均必须装设一“调节风门”,以令本领域工作人员能据以调校及控制废气的排放速率与流量。现仅以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于业界的一种现有排气调节装置4为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瑞制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瑞制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