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换纱线位置的纬编机针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4558.1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15/00;D04B15/06;D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博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纱线 位置 纬编机 针织 结构 | ||
一种可变换纱线位置的纬编机针织结构,针织时喂有一面纱以及一位于该面纱下的底纱,该纬编机针织结构包含复数沉降片及复数织针,该些织针分别邻设于其中一该沉降片,每一该沉降片受导引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每一该织针分别具有一针勾及一可相对该针勾进行一关闭动作的针舌,每一该织针受控而以一未改变该面纱与该底纱于该针勾内位置编出一正常镀圈的第一收针轨迹或一可于邻近其中一该沉降片未限定该面纱与该底纱位置时以该针舌拨动该底纱而改变该面纱与该底纱在该针勾内位置编出一换纱镀圈的第二收针轨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编机针织结构,尤指一种可变换纱线位置的纬编机针织结构。
背景技术
镀圈(Plating)又被称为添纱或叠纱,是指在针织时将两根不同颜色的纱线(Yarn)同时喂入,令针织完成的一织物(Fabrics)的一技术正面(Technical Face)与一技术背面(Technical Back)呈现不同颜色。然而,为增加该织物的色彩变化或图形变化,已有技术提出于织针过程中令喂入的两纱线改变位置,以改变镀圈于该技术正面的颜色,其织物表面就如图1所示。承此,前述针织技法于本领域中称为提花(Jacquard)。
以US1,666,794、US1,950,405、US3,157,035、US2,616276、CN104532458A、WO00/15890A等专利来说,该些专利是通过一喂纱器本身的结构或搭配结构来改变两纱线喂入的位置。但由于该喂纱器与一纬编机实施针织的位置仍有距离,纵然该喂纱器可立即变换纱线位置,但位于远处的复数织针仍可抓取到未变换位置的纱线,导致该织物上出现残影的问题,就如图2所标示的90处。
除此之外,亦有通过多种沉降片完成换纱需求的实施方案,如US1,977,590、CN2249253Y所揭,但此种实施方案将使该纬编机每口所能配置的针数大幅下降,不适用于现今产业对于针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习用技术以喂纱器实施编纱导致织物容易出现残影的问题。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解决习用技术需以多种沉降片实施换纱所衍生的实际应用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换纱线位置的纬编机针织结构,针织时喂有一面纱以及一位于该面纱下方的底纱,该纬编机针织结构包含复数沉降片以及复数织针,该些沉降片分别邻设于其中一该织针,每一该沉降片具有一腹部,一与该腹部连接的鼻部以及一介于该腹部与该鼻部之间的喉部,每一该沉降片受导引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于该线性位移运动过程后该面纱位于该鼻部上方,该底纱则位于该喉部内。该些织针分别具有一针勾以及一可相对该针勾进行一关闭动作的针舌,每一该织针受控而以一未改变该面纱与该底纱于该针勾内位置编出一正常镀圈的第一收针轨迹或一可于邻近的其中一该沉降片未限定该面纱与该底纱位置时以该针舌拨动该底纱令该底纱受该沉降片的该鼻部推抵而改变该面纱与该底纱在该针勾内位置编出一换纱镀圈的第二收针轨迹,每一该织针于该第二收针轨迹中该针舌产生该关闭动作的时间点早于该第一收针轨迹。
一实施例中,该纬编机针织结构包含一导引该些织针行该第一收针轨迹或该第二收针轨迹的织针导引板以及一导引该些沉降片行该线性位移运动的沉降片导引板。进一步地,该纬编机针织结构更包含一控制每一该织针的选针器。
一实施例中,每一该沉降片仅具单一活动轨迹,该活动轨迹循环进行有一第一收回区段、一接续该第一收回区段的第一推出区段、一接续该第一推出区段的第二收回区段以及一接续于该第二收回区段的第二推出区段,每一该织针于该第一收针轨迹中该针舌产生该关闭动作的时间点为邻设其中一该沉降片活动至该第二收回区段时,每一该织针于该第二收针轨迹中该针舌产生该关闭动作的时间点为邻设其中一该沉降片活动至该第一推出区段时。
一实施例中,该面纱与该底纱的颜色相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凝胶材料和药物递送系统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