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4587.8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渊;张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嗨普智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H04B10/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端和设有触控信号发送模块以及光信号接收模块的服务端,其中触控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当触控屏幕与其物理接触时发送触控信号,以使触控屏幕上的触点位置的电容发生变化,以供移动端据以计算出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位置,并借由触控屏幕在对应位置处以光信号形式传送数据信息至光信号接收模块,借由本申请,可以提供移动端和服务端在脱机状态下实现信息交互,并具有成本低廉以及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脱机状态下的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普及,电子交易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当前的设备终端之间主要是通过二维码识别技术或NFC近场通信技术来实现二者之间的信息交互。然而,上述技术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缺点:
首先,基于二维码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缺点在于:二维码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工的,即信息只能从二维码传向扫描器,在需要双向信息交互的场景下时,需要借助第三方信息传递媒介,例如,蓝牙设备,故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还需额外打开移动设备的蓝牙通讯,并需等待终端设备之间完成无线连接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步骤复杂,使用不太方便。
再者,基于NFC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缺点则在于:很多低端手机中往往没有配置NFC通讯设备,使得此技术的应用领域受到极大限制,例如公共服务领域(检票系统等)。再者,由于NFC通讯技术容易受到手机金属机身的干扰,而导致最终信息交互的失败。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脱机状态下的双向信息交互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即为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可提供服务端与移动端之间在脱机状态下实现双向信息交互。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具有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系统,用于在脱机状态下提供移动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其中,所述移动端具有触控屏幕、移动端信息处理模块、以及移动端控制模块;所述服务端具有至少二触控信号发送模块、多个光信号接收模块、服务端信息处理模块、以及服务端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服务端中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数量以及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分别相对于各所述触控信号发送模块的设置位置均为固定,所述移动端控制模块中预存有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数量以及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分别相对于各所述触控信号发送模块的设置位置的设置参数;且其中,所述服务端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触控屏幕物理接触所述触控信号发送模块时,令所述触控信号发送模块发送触控信号,以使所述触控屏幕上相应的触点位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所述移动端控制模块依据所述触控屏幕的所述触点位置获得所述触控信号发送模块的位置,并基于所述触控信号发送模块的位置计算出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位置,且控制所述移动端信息处理模块将待传送的第一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转换以生成第一数据串,并根据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数量将所述第一数据串切分为多个第一数据子串,以控制所述触控屏幕在对应于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位置处以光信号形式发送各所述第一数据子串;所述服务端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各所述第一数据子串,且令所述服务端信息处理模块拼接各所述第一数据子串而得到所述第一数据串,并针对所述第一数据串进行解码转换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嗨普智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嗨普智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数据渲染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