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4624.5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赖华煌;龚伟;赖华斌;蓝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泵业(赣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4 | 分类号: | E03B5/04;E03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3422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格栅 集水 水泵 泵站 卧式轴流泵 连通处 下端 连通 水利工程技术 潜水轴流泵 横向设置 立式水泵 维修成本 维修方便 一体化 拍门 应用 建造 出口 | ||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的泵站建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及应用,泵站包括:横向设置的集水井筒;格栅上井筒,所述的格栅上井筒为立式格栅上井筒,所述的格栅上井筒下端与所述的集水井筒上部连通;所述的格栅上井筒与集水井筒连通处设置有格栅;水泵上井筒,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为立式水泵上井筒,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下端与所述的集水井筒上部连通;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与所述的集水井筒的连通处设置有潜水轴流泵;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上部设置有出口拍门。本发明的泵站具有成本低和维修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及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传统的轴流泵站:通常是混凝土浇筑成的轴流泵房,其中水工建筑包含了轴流泵站和泵站前池,这种传统的泵站施工难度非常大,泵站的施工建筑结构复杂主要有如下缺点:
(1)施工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大、占地面积大:传统的混凝土泵站为钢砼结构,泵站底板、池壁、顶板、流道、前池分步施工、浇注和养护等需要2-3个月工期,施工周期非常长;由于混凝土结构和施工限制,所以混凝土泵房占地面积大;再由于土建需要的人力比较大,随着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的提高,混凝土泵站的建设成本也非常高。
(2)供应商数量繁多、部件配合度低、问责维修困难:泵站的建设以及设备的提供是不同的供应商,而且各供应商和土建方的相互配合性比较差;不同品牌的不同部件组装在一起,匹配程度较差,导致部件之间出现故障的几率高,同时也不能满足泵站最优的水力水路设计,导致整个泵站系统运行不协调。而且当泵站系统出现问题故障时,责任不明确,供应商之前往往会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泵站维修问题变得困难而复杂。
(3)施工空间要求大,在道路和住宅区施工困难:传统泵站要求有开阔的施工空间,需要预挖的泥土的空间也非常巨大,若在道路和居民住宅区施工要充分考虑交通和拆迁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导致无法在最佳的位置施工建造泵站,需要迁址到较远的地方。
(4)使用寿命短,泄漏和污染环境风险高:泵站混凝土为多孔材料,可与土壤中的气体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易腐蚀、泄漏、开裂;由于泵站是现场实地建造,建造完成后没有经过防渗漏压力测试和负压测试,泵站泄漏的风险性非常高,这样导致泵站的使用寿命变短,而且污染周围土壤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及应用,本发明的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具有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包括:
横向设置的集水井筒;
格栅上井筒,所述的格栅上井筒为立式格栅上井筒,所述的格栅上井筒下端与所述的集水井筒上部连通;所述的格栅上井筒与集水井筒连通处设置有格栅;
水泵上井筒,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为立式水泵上井筒,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下端与所述的集水井筒上部连通;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与所述的集水井筒的连通处设置有潜水轴流泵;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上部设置有出口拍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还包括水平底板,所述的集水井筒下部固定在所述的水平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底板为混凝土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潜水轴流泵下方设置有支撑座,用于潜水轴流泵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体化卧式轴流泵站还包括水平底板,所述的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的水平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潜水轴流泵外部套设有井筒过渡管,用于潜水轴流泵与所述的水泵上井筒之间的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泵业(赣州)有限公司,未经华南泵业(赣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尾气制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供水系统防腐防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