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5729.2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罗越锋;何育威;周智;谢林森;吴丽云;冯婉婷;刘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制模块 电源模块 障碍检测模块 报警模块 套环 障碍检测装置 报警控制装置 输出端电连接 可穿戴式 智能导盲 电连接 输入端 便携 通信连接 | ||
1.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障碍检测装置、报警控制装置;所述障碍检测装置与报警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障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障碍检测模块、第一套环;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障碍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机壳中;所述机壳与第一套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障碍检测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障碍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装置包括第二主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二电源模块、机壳、第二套环;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第二套环上;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报警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主控制模块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报警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障碍检测模块采用超声波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包括HT66F2390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三维角度传感器;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电源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包括HT32F52352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第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的电源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采用振动马达实现报警;所述振动马达通过与振动电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振动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6;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HT32F52352芯片的IO端口电连接;
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振动马达的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振动马达的另一个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7.4V电源;
所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HT32F52352芯片通过输出PWM波控制振动马达的振动幅度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还包括GPS定位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GPS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数据上传云服务器,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位置数据;所述GPS定位模块的电源端、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模块采用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ATGM336H-5N,其支持GPS定位和北斗定位;所述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ATGM336H-5N通过串口与HT32F52352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与HT32F52352芯片连接;所述按键电路设有4路;其中1路设置为模式选择功能,其中1路设置为报警功能、其中1路设置为取消功能、其中1路设置为定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57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疾老年人用步行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目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