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定位追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6200.2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方磊;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森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S19/42;H02G1/02;H04W4/029;H04W4/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检修 定位 追踪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定位追踪系统,包括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GPRS接收端、GPS模块、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工器具库房、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RFID射频条码管理模块、图像监控模块;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通过GPS模块实现对接地线地理位置的实时跟踪,并将这些信息通过GPRS接收端发送到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实时接收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发来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将接地线的状态与位置进行实时显示;工器具库房与应用服务器、工器具库房客户端、RFID射频条码管理模块以及图像监控模块电性相连;图像监控模块通过无线APP与RFID无线掌机相连,工器具库房通过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将信息显示在调度显示屏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定位追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输电线路上使用的接地线管理还比较混乱,部分供电公司对接地线以及相关管理的管理工作不太重视,比如说,没有对接地线进行系统的标号,存放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不能按照指定地点你进行堆放,乱堆乱放,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随便拿来拿去,用完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整理,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检查,并且有时会漏拆接地线,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发生送电事故,此类事故不胜枚举。
接地线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生命线,装拆接地线的操作是电气操作中危险性较大的操作,一旦出现一些大的事故,那么影响大、导致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在电力系统中,带接地线出现的送电事故近些年来特别多,已经成为了严重的恶性操作事故,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定位追踪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定位追踪系统,包括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GPRS接收端、GPS模块、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工器具库房、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RFID射频条码管理模块、图像监控模块;所述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通过所述GPS模块实现对接地线地理位置的实时跟踪,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所述GPRS接收端发送到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所述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实时接收所述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发来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将接地线的状态与位置进行实时显示;所述工器具库房为接地线智能存放柜,采用RFID射频条码进行条形码信息管理和接地线进入库房的监控管理;所述工器具库房与所述应用服务器、工器具库房客户端、RFID射频条码管理模块以及图像监控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图像监控模块通过无线APP与RFID无线掌机相连,所述工器具库房通过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将信息显示在调度显示屏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与接地线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并将导线与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的感应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GPS模块内部的电路板、电池、天线均采用真空镀膜,所述GPS模块的壳体进行防水处理,在壳体的接口处镶嵌密封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中心图像展示站通过GIS应用平台,利用GPS和GPRS信息实时监控接地线的实时状态、位置、虚拟线路模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系统利用 RFID 条形码技术,从接地线的管理源头入手,将安全工器具库房中接地线的定位存放、出入库房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系统中将接地线的信息管理、出入库流程管理严格按照流程推进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存储和领用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2、该系统按照检修工作安排建立接地线任务布置要求,自动实时监督接地线状态与位置,直观全面的了解线路上接地线的状况。控制台实时显示当前接地点、接地操作事项实时显示、显示辐射线和待选杆塔区。
3、接地线智能采集终端智能化程度高,实现接地线挂接位置信息的自动识别,并和状态信息一起回传;提供各种自动提示,彻底避免误挂误拆、漏挂漏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森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森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