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装饰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6300.5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冼焯深;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森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装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装饰墙,涉及房屋装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饰墙的饰面板安装繁琐导致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墙体和饰面板,饰面板靠近墙体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底架,墙体靠近饰面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架相互卡合的支撑架,通过底架与饰面板之间的相互卡合,从而对饰面板进行快速安装固定,提高饰面板的安装效率,进而加快施工进度;改变现有技术中使用螺钉对饰面板进行固定的方式,以免裸露的螺钉影响饰面板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装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室内装饰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时家庭、公司,还是一些公众场所,为了增加美观性,都会在原先房屋建筑的基础上搭建装饰墙,装饰墙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墙体,美化室内环境。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装饰墙如图1所示,其包括墙体1和饰面板2,墙体1为砖石垒砌浇筑而成,饰面板2的材质为木材,饰面板2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在墙体1上。
但是,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所需螺钉数量较多,需将螺钉一个一个的钉入墙体1,这样饰面板安装起来比较费时,现场的安装效率较低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装饰墙,其具有便于安装以提高安装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装饰墙,包括墙体和饰面板,所述饰面板靠近墙体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底架,所述墙体靠近饰面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架相互卡合的支撑架;所述底架包括垂直连接于饰面板的第一底杆,所述第一底杆远离饰面板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二底杆,两个所述第二底杆分别位于第一底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包括垂直连接于墙体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墙体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底杆的下底面与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相抵,所述第二底杆位于墙体与第二支撑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架与饰面板之间的相互卡合,从而对饰面板进行快速安装固定,提高饰面板的安装效率,进而加快施工进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底杆,所述第二底杆与第一底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饰面板时,将饰面板向靠近墙体方向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底杆的下底面与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相抵,第二底杆与第二支撑杆相抵并相互挤压,第二底杆沿其第一支杆的转动连接处转动,并对第一扭簧进行压缩,第二支撑杆沿其与第一支撑杆的转动连接处转动,并对第二扭簧进行压缩,直至在扭力作用下,第二底杆和第二支撑杆回弹,此时,第二底杆位于墙体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第二支撑杆则位于第二底杆与饰面板之间,这样,在安装饰面板无需将饰面板抬起,只需将饰面板抵在地面上向靠近墙体方向的一侧推动平移即可,从而减轻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饰面板与墙体之间设置有蜂窝层板,所述蜂窝层板包括铝框架、设置在铝框架内框内的铝单板和铝盖板,所述铝单板上呈蜂窝状均匀分布有若干蜂窝孔;所述蜂窝层板上开设有可供底架和支撑架穿过的预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蜂窝板由于其特殊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从而提高装饰墙的隔音性和隔热性。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板对预留孔处裸露的隔音棉和铝单板进行封堵,从而对隔音棉和铝单板进行保护,以防在安装饰面板时对隔音棉和铝单板造成撞击而损坏。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蜂窝孔内均设置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由岩棉和离心玻璃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森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森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建筑外装材料
- 下一篇:防潮型木饰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