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部煤层气热共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6554.7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路路;程卫民;刘义鑫;王刚;宋维强;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43/26;E21B43/20;E21B43/24;E21B43/12;E21F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热共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层气热共采方法,第一步、施工第一竖向钻井,井眼采用保温套管进行气密封和隔热保护;第二步、根据煤层厚度进行分层水平井的施工,根据煤层真厚度M和瓦斯抽放半径R确定分层数量K;令K=M/2R;第三步、施工第二竖向钻井;第四步、施工水平井的环向分散孔,随后进行瓦斯首次抽采;第五步、对各钻孔进行水力压裂,形成三维裂隙网络,进行瓦斯二次抽采;第六步、第一竖向钻井作为注水井,第二竖向钻井作为出蒸气井,将水注入深部煤层,利用热传递的原理将地热能转移到水蒸气中,并对水蒸气抽采利用。能对1500‑3000米的深部煤层进行瓦斯抽采和地热能开采,提高地热抽采效率,节能减排,防止了水土污染及热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与煤层气开采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深部煤层气热共同开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3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共计约55万亿立方米,全国3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约55万亿立方米,其中煤层埋深1500-3000米煤层气资源量占54.5%。目前井工煤矿开采和煤层气开发开采的多为1500米以浅的煤层及煤层气,对于深部煤层气的开采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加之深部煤层所受地应力较高,煤层渗透率低,严重制约煤层气开采效率。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在地壳中蕴藏量巨大。全球在地下5000m以下的地热资源量约为4948万亿吨标准煤,己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采的新能源。我国可开发深度在2~3km地热能约为1400亿吨标准煤。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历了两代的演变,第一代对地热能源的开采技术的基本特征是直采、直供、直排,也就是最传统的一种技术方法。矿山地热的最初期的利用从矿井回风开始,将由地热产生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引入井口解决冬季入风冻井的问题,节省了人工预热风源的能量消耗;在有热水涌出的矿山,常利用矿山地热水加热洗浴和生活用水,或利用矿井排水作为冷热源,通过矿井排水系统输送井下热能至地面,在工业广场建立热交换站,将取得的热能用于井口防冻和井上建筑供暖。第一代技术方法环保水准很低,可持续发展性不强。第二代是采灌结合、用热不用水,即开采地热以地下水热的形式开采,提取热能之后再进行回灌。第二代技术的缺陷在于采灌井之间的连通性不易确定,而且回灌效率低,也会不同程度的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但相比于第一代直接排放、只采不灌等存在部分优势。
现有的地热资源开采技术,仅仅局限于地热开采,尚未见深部煤层煤层气与地热共采的相关技术资料,而钻井成本高是制约地热开采的重大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赋存在1500-3000米范围的深部煤层的煤层气开采、地热能开采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部煤层气热共采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在开采煤田地表向下施工第一竖向钻井,第一竖向钻井穿过深部煤层上覆岩层、浅部已采煤层,井眼采用保温套管进行气密封和隔热保护;
第二步、第一竖向钻井到达深部煤层最深分层后,根据煤层厚度由上到下依次进行各分层水平井的施工,第一竖向钻井与各分层水平井之间采用圆弧过渡,每分层水平井的长度、数量由开采煤田范围确定,分层数量K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确定:
(1)根据地质资料和实际钻探资料确定煤层的真厚度M;
(2)构建力热耦合作用下煤体渗透率演化模型,结合煤层透气性系数λ,计算深部煤层自然解吸条件下瓦斯抽放半径R;
(3)根据煤层真厚度M和瓦斯抽放半径R确定分层数量K;
令K=M/2R,当K1时,N取1,当K1时,N取K的整数部分;
第三步、施工第二竖向钻井,第二竖向钻井与各分层水平井均垂直连通;
第四步、在各分层水平井上施工环向分散孔,随后利用第一、第二竖向钻井进行瓦斯首次抽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巷道顶板致裂防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