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管道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305.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4;B62D5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朱玉建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管道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其采用的装置包括外壳、行走机构、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焊缝清洗机构、微波烘干机构、焊接机构、敲打机构、焊后打磨机构和喷涂机构,以上各个机构按照次序布置于外壳的某一圆周方向上。所述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包括对管道的附着物清理、焊缝清洗、微波烘干、焊接、敲打去应力以及焊后打磨和喷涂等操作。由于本发明方法是针对海底管道所处的特殊环境提出的焊接方法,因此相比于现有的人工海底管道焊接作业,能够实现海底管道焊接的连续作业,提高海底管道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管道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湖泊的开发,水下机械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水下金属管道(下面简称水下管道),水下管道的安装或修复离不开焊接工艺。目前工程上对于水下管道的焊接工作几乎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焊接过程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在连续作业条件下存在很大的难度,此外,水下管道焊接时可见度差,焊后的接头强度和密封性难以保证,往往含氢量高并易于氧化。由此可见,目前的水下焊接作业不但危险系数高,而且焊缝质量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海底管道焊接方法,该方法基于提出的海底管道焊接装置,以实现海底管道焊接的连续作业,从而提高海底管道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基于海底管道焊接装置对海底管道进行焊接操作;
海底管道焊接装置包括外壳、行走机构、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焊缝清洗机构、微波烘干机构、焊接机构、敲打机构、焊后打磨机构和喷涂机构;
其中,外壳呈圆筒形,该外壳包括两个半圆筒形框架;
两个半圆筒形框架的一组侧边铰接连接,另一组侧边处安装有电磁铁;
在两个半圆筒形框架相互铰接的侧边顶部和/或底部位置安装有外壳开启机构;
当外壳闭合时,在外壳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分别形成一个直径等于或小于管道直径的圆孔,且外壳顶部和底部的其他位置以及外壳侧部均安装有防水隔板;
行走机构安装于外壳的内侧,且包括三个沿外壳的轴线方向伸展的行走单元;
当沿行走单元的伸展方向看时,三个行走单元处于同一圆周方向的三个等分点上;
每个行走单元均包括行走支架以及两个麦克纳姆轮;其中:
行走支架的安装方向与外壳的轴线方向一致;
每个麦克纳姆轮分别位于行走支架的一端,且每个麦克纳姆轮分别配置有位置调整机构;
两个麦克纳姆轮的运动趋势相反,即同时向中间收拢或者向外分离;
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焊缝清洗机构、微波烘干机构、焊接机构、敲打机构、焊后打磨机构和喷涂机构均安装于外壳内侧,且在某一周向方向上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次序布置;
在外壳内侧还安装有抽水设备,在外壳上设有与抽水设备相连的排水孔;
海底管道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海底管道焊接装置下放至海底待焊接管道处,外壳打开一定角度,水平移动外壳,使得外壳的轴线与海底管道的轴线重合,外壳闭合;
b.利用抽水设备将外壳内的水排出,以保证外壳内的无水环境;
c.行走机构动作,带动海底管道焊接装置沿管道的轴向运动至待焊接位置的深度;
d.行走机构沿海底管道周向的逆时针方向运动,使得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首先与待焊接位置对准,管道附着物打磨机构将附着在海底管道上的附着物清理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排气盘管组件的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活塞环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