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571.4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4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堤公孝;菊入圭;山口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G10L19/005 | 分类号: | G10L19/005;G10L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信号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不连续估计器,其对在产生分组丢失后第一个正常接收到的音频分组,估计由于音频分组解码的结果所得到的解码音频的振幅急剧增大而产生的不连续性;以及不连续修正器,其修正解码音频的不连续性。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41188.2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14/077215,申请日:2014年10月10日,发明名称: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音频信号处理程序)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及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如IP(Internet Protocol)电话那样将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及分组化并在互联网中传输时,由于网络拥挤等原因,有时分组丢失(以下将该现象称为“分组丢失(packetloss)”)。在发生分组丢失时,由于必需的音频码丢失而不能进行音频解码,产生声音中断。作为防止因分组丢失而产生的声音中断的技术有音频分组丢失隐藏技术。音频分组丢失隐藏技术用于检测分组丢失,并生成与丢失的分组对应的准音频信号(以下称为“隐藏信号”)。
在作为音频编码方法采用更新编码器/解码器的内部状态的同时进行音频编码的方法的情况下,将不能得到本来应该接收的编码参数,因而音频分组丢失隐藏技术也利用模拟地生成的参数进行解码器的内部状态更新。
作为更新编码器/解码器的内部状态进行音频编码的方法,广泛采用CELP(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编码。在CELP编码中,假定自回归模型,经由全极型合成滤波器a(i)对激励信号e(n)进行滤波,由此将音频信号合成。即,按照下式来合成音频信号s(n)。a(i)表示线性预测系数(LP(Linear Prediction)系数),作为次数采用P=16等值。
[数式1]
在CELP编码中,将对线性预测系数进行数学上的等效而表述的ISF(ImmittanceSpectral Frequency,导抗谱频率)参数、和过去的激励信号作为内部状态。在产生了分组丢失的情况下,模拟地生成这些参数和信号,因而与本来应该通过解码得到的参数之间产生偏差。由于参数的偏差而引起的合成声音的不匹配,被视听者认为是噪声,大大破坏了主观上的品质。
下面,以音频编码方法采用CELP编码的情况为例,对进行音频分组丢失隐藏的音频解码器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
音频解码器的结构图及动作如图1、图2所示。如图1所示,音频解码器1具有分组丢失检测部11、音频码解码部12、隐藏信号生成部13和内部状态缓存器14。
分组丢失检测部11在正常接收到音频分组的情况下,向音频码解码部12发送控制信号、及音频分组中包含的音频码(正常接收:在图2的步骤S100为“是”的情况)。然后,音频码解码部12按照后面所述进行音频码的解码及内部状态更新(图2的步骤S200、S400)。另一方面,在不能正常接收到音频分组的情况下,分组丢失检测部11向隐藏信号生成部13发送控制信号(分组丢失:在图2的步骤S100为“否”的情况)。然后,隐藏信号生成部13按照后面所述进行隐藏信号的生成及内部状态更新(图2的步骤S200、S400)。反复图2的步骤S100~S400的处理一直到通信结束为止(一直到在步骤S500判定为“是”为止)。
音频码至少包括被编码后的数式2所示的ISF参数,
[数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