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密闭发电机组空间提供冷却的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8600.7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士平 |
主分类号: | F01P5/12 | 分类号: | F01P5/12;F01P3/18;F01P11/00;F01P11/04;F01P5/02;F01P5/06;F02B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组 散热系统 冷却介质 进液口 散热器 水泵 管路连通 密闭机组 散热冷却 出液口 冷却液 排气管 密闭 湿式 抽取 冷却 发动机驱动 箱体内环境 常规冷却 冷却水箱 冷却气 内循环 排液口 水循环 发电机 排出 连通 发动机 | ||
本发明是一种为密闭发电机组空间提供冷却的散热系统,包括箱体、及箱体内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中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组上设有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液口连通相应的冷却介质中,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相应管路连通第一散热器的进液口,第一散热器的的出液口通过相应管路连通一湿式排气管的进液口,通过湿式排气管的排液口排出冷却气和冷却液,降低箱体内环境及发电机组的温度。本发明可以在用水作为冷却介质的环境,直接抽取水来进行水循环散热冷却,降低密闭机组环境温度,也可以在使用常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的环境,扩展冷却水箱,抽取冷却液进行内循环散热冷却,降低密闭机组环境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密闭发电机组空间提供冷却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结构的发电机组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单位备用电源、野外作业、应急用电,灾害救治、大型船舶、游艇及车辆自备电源、移动通讯基站等诸多场合。
以柴油机带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通过逆变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变为稳定的单相电源,但是柴油机、发电机和逆变器在工作时发热量较大,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冷却。
但是现有技术的柴油机、发电机和逆变器、以及逆变器线路板以及元器件直接暴露在整个机组的箱体内,由于箱体内部空间较大而且结构复杂,形成密闭环境,气流在箱体内部自然流动时无法形成有效的散热流道,造成散热困难。
本发明采用多种散热介质的冷却扩展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进行散热冷却,降低机组环境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为密闭发电机组空间提供冷却的散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为密闭发电机组空间提供冷却的散热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中包括发动机、以及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组上设有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液口连通相应的冷却介质中,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相应管路连通第一散热器的进液口,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的出液口通过相应管路连通一湿式排气管的进液口,通过湿式排气管的排液口排出冷却气和冷却液,降低箱体内环境及发电机组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相应管路连通一冷却水箱的出液口,用于提供冷却介质,所述冷却水箱的进液口通过相应管路连通湿式排气管的排液口,用于回收冷却介质,形成冷却介质循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箱上设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由风机、散热器翅片和冷却介质通道结构组成,并由风机提供冷风,通过散热器翅片带走冷却介质的热量,经过冷却的冷却介质再次被水泵吸入箱体内部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湿式排气管设置于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于发电机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及相应皮带驱动水泵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在用水作为冷却介质的环境,如湖泊、水箱、水井等,直接抽取水来进行水循环散热冷却,降低密闭机组环境温度,以及在使用常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的环境,如车辆、无水源工厂等,扩展冷却水箱,抽取冷却液进行内循环散热冷却,降低密闭机组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电机组及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却介质循环结构前视向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却介质循环结构后视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士平,未经李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