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高效且可靠的安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620.4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科 |
主分类号: | E01F13/06 | 分类号: | E01F13/06;E01F9/669;E01F9/604;G01V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交通 高效 可靠 安检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高效且可靠的安检门,包括底座、门框、显示屏、扬声器、检测机构和拦截机构,拦截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拦截组件,拦截组件包括两个拦截单元,拦截单元包括门板、铰接单元和驱动杆,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和两个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升降板、金属探测器和两个隔板,升降组件包括动力单元和两个升降单元,该用于城市交通的高效且可靠的安检门通过检测机构同时同门框内侧的乘客的前后两面同时上下扫描检测,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提高了检测效率,不仅如此,在检测过程中,利用拦截机构对门框的两端进行拦截,防止发生漏检的状况,进一步保证了设备检测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高效且可靠的安检门。
背景技术
安检门(Security door)是一种检测人员有无携带金属物品的探测装置,又称金属探测门。金属探测安检门主要应用于机场、车站、大型会议等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用来检测人身体上隐藏的金属物品,如枪支、管制道具等。
现有的安检门在运行时,需要在安检门旁增设一名安检人员,利用金属探测器在乘客的周身进行扫描探测,不仅安检效率地下,同时容易因安检人员的疏忽,难以实现对乘客周身的全面扫描,导致安检门的可靠性降低,不仅如此,一些人员容易乘工作人员不注意通过安检门,进一步降低了现有的安检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高效且可靠的安检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高效且可靠的安检门,包括底座、门框、显示屏、扬声器、检测机构和拦截机构,所述门框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门框的两端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显示屏固定在门框的一侧的上部,所述扬声器固定在门框的上方,所述底座内设有PLC,所述扬声器和显示屏均与PLC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门框的内侧;
所述拦截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拦截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门框的顶部,两个拦截组件分别位于门框的两端,所述拦截组件包括两个拦截单元,两个拦截单元分别位于门框的两侧,所述拦截单元包括门板、铰接单元和驱动杆,所述门板通过铰接单元与门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驱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门框的顶部铰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和两个检测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分别位于门框的两侧的内壁上,两个检测组件分别位于门框的两端,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升降板、金属探测器和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分别固定在门框的两侧的内壁上,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板传动连接,所述金属探测器固定在升降板的靠近门框内部的一侧;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动力单元和两个升降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位于两个升降单元之间,所述升降单元与检测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丝杆、从动锥齿轮和支撑单元,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从动锥齿轮和支撑单元连接,所述支撑单元设置在门框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板套设在丝杆上,所述升降板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两个升降单元中丝杆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同。
作为优选,为了通过驱动杆驱动门板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单元、滑杆、两个滑块和两个竖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竖杆固定在门框的上方,所述伸缩单元位于两个滑块之间,所述伸缩单元与滑块传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拦截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拦截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与驱动杆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控制两个滑块同时反向运动,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电机、转轴、轴承、两个线盘、两个拉线、两个固定板和两个弹簧,所述固定板、第一电机和轴承均固定在门框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内,所述线盘同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线盘、拉线、固定板、弹簧和滑块一一对应,所述线盘通过拉线与滑块的一侧的连接板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弹簧与滑块的另一侧的连接板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科,未经陈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