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备胎收藏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8812.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斌;沈建东;王云柏;谢敏松;郭俊;顾刚;陈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4 | 分类号: | B62D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胎 收藏 装置 汽车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备胎收藏装置及汽车,其包括:用于安放备胎的支撑盘和用于与车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撑盘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盘上设置凸台部,所述凸台部用于插入备胎内并将备胎轮毂夹持在所述凸台部与车体之间。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不同尺寸的备胎安放在车外,避免占用车内空间,优化车内空间,提高用户的乘车体验,而且支撑盘还可保护备胎免受路面污染和碎石冲击等,延长使用时间,降低更换频率,同时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实用可靠便捷,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备胎收藏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的车辆将备胎布置在车身外面,以提升车内空间。备胎分为全尺寸备胎和小尺寸备胎,其中,全尺寸备胎与主胎(在用轮胎)尺寸一致,小尺寸备胎的直径或者宽度小于全尺寸备胎。
技术研发人员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备胎收纳装置大大都只能安放小尺寸备胎尺寸。当主胎损坏更换后,无法安放在现有的备胎收纳装置内,只能放置在车内,占用车内空间,不利于车内空间优化,而且用户乘车体验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备胎收藏装置及汽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备胎收藏装置,其包括:用于安放备胎的支撑盘和用于与车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撑盘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盘上设置凸台部,所述凸台部用于插入备胎内并将备胎轮毂夹持在所述凸台部与车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固定件和挂钩,所述固定件和挂钩分别固定在车体的车底上,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安装套筒,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上,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侧挂设在所述挂钩上,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支撑盘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为U型杆,所述U型杆包括左侧杆、中部杆和右侧杆,所述中部杆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杆的第一端和右侧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左侧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右侧杆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转轴,右侧杆的第二端朝向靠近左侧杆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固定件的安装套筒内,所述中部杆通过至少两个挂钩吊挂在车底上,所述左侧杆和右侧杆均朝向远离车底的方向凹陷,形成安放支撑盘的容纳部。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分别与左侧杆和右侧杆固定连接,且与挂钩相对设置,第一弧形杆朝向背离挂钩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支撑盘底部的左侧杆和右侧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杆朝向靠近挂钩的方向突出。
可选地,所述左侧杆和右侧杆上均设置有限制备胎移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固定在所述左侧杆或者右侧杆上,且与支架本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中段的两端分别与前段和后段垂直连接,所述后段与挂钩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盘具有朝向支架的背面和背向支架的正面,所述正面朝向背面凸起形成用于防止支撑盘移动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沿凸台部的周向分布,其中,第一凸起部与左侧杆抵靠,第二凸起部与右侧杆抵靠,且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位于左侧杆和右侧杆之间,第三凸起部抵靠在第二弧形杆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盘靠近挂钩的一侧上设置有拉移支撑盘的拉手,所述拉手位于第二弧形杆和中部杆之间。
可选地,所述凸台部上设置有与备胎轮毂的中心孔插接的插接柱。
可选地,所述凸台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多个缓冲块,多个缓冲块沿所述插接柱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车体和如上所述的备胎收藏装置,支架安装在车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电动调节的导流罩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搬运协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