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器及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9181.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魏宗华;卓正贤;林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4;B60L58/10;B60L53/6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谢强;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充电 方法 | ||
一种充电器包含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直流直流转换器、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以根据调整信号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并经由第二连接端输出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其中,第二直流电压小于第一直流电压。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第一连接端与直流充电桩交握,并经由第二连接端与电池交握。当第一微控制器与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与电池的交握结果产生调整指示,第二微控制器根据调整指示产生相应的调整信号,且第一直流电压由直流充电桩提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特别是可利用各地已设置的汽车用充电桩对电动机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的一种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污改善与节能减碳的意识的抬头,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受到大众重视,并成为各国积极投入发展的重点项目。因此,近年来,以其内装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电动载具因不会排放废气而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电动载具的运用数量逐年增加。
目前,主要可以更换电池方式或通过充电桩直接充电方式来对电动载具的电池进行充电。常见的电动载具包含电动汽车与电动机车。并且,因应专用的电动载具的充电插头的规格与充电电压的不同,充电桩还可分为汽车用充电桩与机车用充电桩。
一般而言,在电动汽车较为普及的国家中,机车用充电桩的设置的普及度通常非常低,此时电动机车若无法应用普及度较高的汽车用充电桩来进行充电甚为可惜。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充电器包含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直流直流转换器、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第一连接端用以连接直流充电桩。第二连接端用以连接电池。直流直流转换器耦接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以根据调整信号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并经由第二连接端输出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其中,第二直流电压小于第一直流电压。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第一连接端与直流充电桩交握,且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第二连接端与电池交握。当第一微控制器与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与电池的交握结果产生调整指示,且第一直流电压由直流充电桩提供。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根据调整指示产生相应的调整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充电器的充电方法包含:利用充电器的第一微控制器经由充电器的第一连接端与直流充电桩交握;利用第一微控制器经由充电器的第二连接端与电池交握;当第一微控制器与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利用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与电池的交握结果产生调整指示;利用充电器的第二微控制器根据调整指示产生相应的调整信号;及利用充电器的直流直流转换器根据调整信号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并经由充电器的第二连接端输出第二直流电流/电压,以对连接于第二连接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第一直流电压于第一微控制器与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是由直流充电桩提供,且第二直流电压小于第一直流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第一实施例的充电器的充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充电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应用第二实施例的充电器的充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4A与图4B为充电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充电器
111 第一连接端
112 第二连接端
113 第三连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