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0377.X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付赛君;蒋家慧;吕建荣;周宏福;何飞;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2 | 分类号: | B23B41/02;B23B4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U型杆 支撑杆 底盘大梁 定位件 钻孔 拉环 电钻 钻孔辅助装置 支杆 可拆卸连接 安装部件 安装方便 安装效率 辅助装置 滑丝现象 钻孔过程 螺纹孔 竖直杆 横杆 螺纹 穿设 攻丝 竖直 下压 晃动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包括定位件和支撑杆,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1根倒U型杆,所述倒U型杆的竖直杆沿竖直方向上连接有至少1根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倒U型杆的横杆平行,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拉环,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拉环上。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设有支撑杆和定位件,在采用该辅助装置钻孔时,将倒U型杆挂置于底盘大梁上,通过与拉环连接的支撑杆下压电钻,避免了电钻在钻孔过程中发生上下晃动的现象,使钻孔呈圆柱形,从而使在攻丝时钻孔的螺纹完整,采用该螺纹孔安装部件时无滑丝现象,提高了部件的安装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功能的需要须在底盘大梁侧面不同位置钻取不同的螺纹孔,再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将挂件安装于底盘大梁上,便于设备的安装。
螺纹孔的制作一般是由工作人员先拿着大功率电钻用力在底盘大梁钻出圆柱孔,再将铰杠置于圆柱孔内攻丝形成的。由于底盘大梁的单面厚度一般为10mm,用手电钻钻孔时出现晃动易造成钻孔不圆,使钻孔呈三角孔或椭圆孔,从而导致在攻丝时孔内形成的内螺纹不完整,采用该螺纹孔安装部件时易出现滑丝现象,影响部件安装效率和质量,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底盘大梁的钻孔工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包括定位件和支撑杆,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1根倒U型杆,所述倒U型杆的竖直杆沿竖直方向上连接有至少1根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倒U型杆的横杆平行,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拉环,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拉环上。
进一步,所述拉环上焊接有螺栓。
进一步,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倒U型杆的一端焊接有螺母。
进一步,所述拉环通过所述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与所述支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倒U型杆的数量为2根,所述2根倒U型杆焊接于一体。
优选地,所述支杆的数量为2根。
优选地,所述拉环的内径为50mm。
本发明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设有支撑杆和定位件,在采用该辅助装置钻孔时,将倒U型杆挂置于底盘大梁上,通过与拉环连接的支撑杆下压电钻,避免了电钻在钻孔过程中发生上下晃动的现象,使钻孔呈圆柱形,从而使在攻丝时钻孔的螺纹完整,采用该螺纹孔安装部件时无滑丝现象,提高了部件的安装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底盘大梁的钻孔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标记:1-支撑杆,2-倒U型杆,21-竖直杆,22-横杆,3-支杆,4-拉环,5-螺栓,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未经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0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