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多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1167.2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毓;任俊鹏;赵君;田红英;王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09K3/32;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基 制备 多孔吸油 花草 吸油材料 吸附剂 水生植物 双氧水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表面改性处理 磁性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剂 环境适应性 可降解性 绿色环保 氢氧化钠 吸附效率 有机溶剂 原始材料 纯化剂 核壳式 微球 吸附 油率 生产工艺 安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多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基多孔吸油材料由水生植物海花草为原始材料,利用氢氧化钠(NaOH)、双氧水作为表面纯化剂,选用核壳式磁性二氧化硅微球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C8H18O3Si)或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C14H32O3Si)作为表面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本发明的吸油材料所选原材料海花草产量丰富,质量密度小,成本低廉,所制备的海花草基吸油材料吸附速率快、吸附效率高,保油率好,环境适应性好;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安全,条件容易控制,生产中不含污染环境的有机溶剂,海花草吸附剂的可降解性强,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生物基吸附剂,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吸油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花草基多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及各种油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人们对各种油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石油开采、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溢油、漏油事故,这会严重影响水体安全和生态平衡。目前,油类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油污污染危害大、范围广又难以处理,是当今防治污染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在处理石油水体污染方面,吸附法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早期的石油泄漏吸附常用海绵,粘土等多孔性物质来吸附,但这种多孔吸油材料有明显的缺点:(1)吸油量不大,吸油倍率(质量比)较小;(2)油水选择性不高,往往吸油的同时伴随着吸水;(3)吸油后保油性差,稍加压就会重新泄油。这些缺点在当今石油开采及使用量急剧提升的国际环境下,传统的多孔吸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环保的标准,逐渐成为淘汰的产品。国内外研究者一直以能源减排新标准和环境绿色环保为依据,在如何提高吸油材料的吸油倍率、吸油速度、压力下的保油性能、油水选择性和水面浮油回收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大量新的凝胶材料、生物基多孔吸油材料等被研究和开发,并拥有较好的吸油效果,但是其高昂的生产成本及差的油水吸附选择性,仍是当前研发新型的吸附材料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展新型低成本生物基多孔吸油材料的研究对改善环境污染,净化水体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基多孔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吸附材料所选原材料海花草,又名水草、水苔、泥炭藓,产量丰富、成本低廉,在吸油材料方面未有相关应用,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安全、环保。所述海花草基吸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吸油率和优异的油水选择吸附性,为溢油污染的治理提供一种价廉高效的吸附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基多孔吸附材料,由水生植物海花草为原始材料,利用氢氧化钠(NaOH)、双氧水作为表面纯化剂,选用核壳式磁性二氧化硅微球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C8H18O3Si)或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C14H32O3Si)作为表面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改变海花草的表面微观结构和性能,有效的减小其表面的亲水基团(-OH)的数量,增加亲油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使材料的疏水性强、亲油性好,表现出良好的油水吸附选择性。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基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1)海花草表面预处理工艺:将氢氧化钠3-8g和300-500mL水一起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向溶液中添加质量分数30%的H2O2 3-10mL,搅拌均匀,加入干燥的海花草1-5g,并升温至80-95℃,磁力搅拌1h,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稀盐酸调节溶液pH=7,真空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烘干1h,得到表面预处理的海花草,反应后海花草颜色由黄褐色变成淡黄色。
步骤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学院,未经贵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1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