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五轴运动平台的X射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2325.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腊梅;何张强;李旺;刘华荣;张根烜;时宇航;徐非骏;周杨;王鹏;陈帝江;胡祥涛;盛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蒋桂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动 平台 射线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五轴运动平台的X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铅房(1)、五轴运动平台(2)、安装组件(4)、X射线源总成(5)、探测器(6)、运动控制室(7)和射线源控制室(8);所述五轴运动平台(2)设置在铅房(1)内部,所述五轴运动平台(2)包括刚性框架(21)、三轴直线运动机构(22)、两轴回转运动机构(23)和支撑组件(24),所述刚性框架(21)为镂空的方体框架结构,所述三轴直线运动机构(22)通过所述支撑组件(24)固定在刚性框架(21)的内部底端,所述两轴回转运动机构(23)固定在所述刚性框架(21)的内部顶端;所述X射线源总成(5)固定在三轴直线运动机构(22)上,所述探测器(6)固定在两轴回转运动机构(23)上;所述运动控制室(7)、射线源控制室(8)分别设置在所述铅房(1)内部底面两端;所述刚性框架(21)的框体底部两端通过所述安装组件(4)固定在运动控制室(7)、射线源控制室(8)上;所述运动控制室(7)用于对三轴直线运动机构(22)、两轴回转运动机构(23)和支撑组件(24)的运动进行控制;所述射线源控制室(8)用于对X射线源总成(5)的射线源的发射进行控制;
所述两轴回转运动机构(23)包括水平回转装置(231)和圆弧运动装置(232);所述刚性框架(21)框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回转支撑架(211);所述水平回转装置(231)通过所述第一回转支撑架(211)固定在刚性框架(21)框体内部顶端;所述圆弧运动装置(232)设置在水平回转装置(231)下侧;所述探测器(6)安装在所述圆弧运动装置(232)上;
所述水平回转装置(231)包括上安装板(2311)、下支撑板(2312)、圆弧连接板(2313)、回转电机(2314)、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回转齿轮(2316)和通孔(2317);所述上安装板(2311)固定在第一回转支撑架(211)上;所述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为轴承,所述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的轴承内环的内侧设置有内齿,所述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的轴承内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2311)底部;
所述下支撑板(2312)固定在所述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的轴承外环底部,所述下支撑板(2312)上位于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的轴承内环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2317);所述回转电机(2314)安装所述下支撑板(2312)底部并保证所述回转电机(2314)的输出轴能贯穿所述通孔(2317);所述回转齿轮(2316)的轴心位置固定在所述回转电机(2314)的输出轴的顶端,所述回转齿轮(2316)与所述第二回转支撑架(2315)的轴承内环上的内齿啮合连接;所述圆弧连接板(2313)顶端与所述下支撑板(2312)的底面中部固定,所述圆弧连接板(2313)下端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运动装置(232)固定在所述圆弧连接板(2313)上;
所述圆弧运动装置(232)包括圆弧导轨(2321)、圆弧导轨滑块(2322)、探测器安装板(2323)、限位凸起(2324)、运动电机(2325)和运动齿轮(2326);所述圆弧导轨(2321)的圆弧顶部与所述圆弧连接板(2313)圆弧端固定,所述圆弧导轨(2321)的内侧圆弧面上设置有内齿;所述限位凸起(2324)设置在所述圆弧导轨(2321)的两端部,用于对圆弧导轨滑块(2322)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圆弧导轨滑块(2322)设置在所述圆弧导轨(2321)上并与所述圆弧导轨(2321)在其弧形长度方向上滑动配合;
所述探测器安装板(2323)为“L”型连接板结构,所述探测器安装板(2323)的竖直板上端固定在所述圆弧导轨滑块(2322)上;所述运动电机(2325)安装在所述探测器安装板(2323)的横板上;所述运动齿轮(2326)固定在所述运动电机(2325)的输出轴上,所述运动齿轮(2326)与所述圆弧导轨(2321)的内齿啮合连接;所述探测器(6)安装在所述探测器安装板(2323)底部;
所述刚性框架(21)的框体上还设置有滑动机构(3),所述刚性框架(21)的框体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均通过所述滑动机构(3)与所述铅房(1)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3)包括支撑轮(31)、行走轮(32)、侧导向 轮(33)、上导向轮(34)和导向槽(35);所述支撑轮(31)、行走轮(32)、侧导向轮(33)、上导向轮(34)、导向槽(35)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轮(31)分别固定在所述运动控制室(7)的顶部前侧和射线源控制室(8)的顶部前侧,所述支撑轮(31)与所述刚性框架(21)底部左右两侧滑动配合;两个所述行走轮(32)对称固定在所述刚性框架(21)底部两端的后侧,两个所述行走轮(32)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室(7)的顶部、射线源控制室(8)的顶部滑动配合;两个所述侧导向轮(33)对称固定在所述铅房(1)的内侧壁上方,所述侧导向轮(33)与所述刚性框架(21)侧面上端滑动配合;两个所述上导向轮(34)对称固定在所述刚性框架(21)顶部的两端后侧;两个所述导向槽(35)对称设置在所述铅房(1)内部顶侧壁面的两端,所述上导向轮(34)与所述导向槽(35)在其长度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槽(35)上设置有限位块(351),所述限位块(351)用于对上导向轮(34)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23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射计前端结构
- 下一篇:基于18F-FDG检测红细胞吞噬及体内分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