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蝶阀寿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4071.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明;王文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策尔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22;F16K1/32;B08B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高炳龙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蝶阀 高炉水渣系统 固体颗粒杂质 阀体密封面 阀体密封 高压介质 偏心蝶阀 颗粒物 有效地 冲刷 阀板 附着 面形 帷幕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蝶阀寿命的方法,在蝶阀的阀板关闭时,利用高压介质冲刷蝶阀的阀体密封面形成一介质帷幕,避免流经蝶阀的液体中的颗粒物与阀体密封面接触。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效地保证附着于偏心蝶阀固体颗粒杂质的清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蝶阀,属于偏心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蝶阀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高炉水渣系统中的蝶阀的流体具有压力大、流体内包含固体颗粒、水渣等杂质等特点,当蝶阀的阀门在关闭过程中,附着于密封副上的固体颗粒、水渣等杂质会可能会拉伤密封面,使得蝶阀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蝶阀的使用寿命,传统方法是通过在蝶阀的阀体的内周面和阀板的外周面增加高强度的硬质合金,从而保证两者的密封面在蝶阀关闭过程中密封面不会被固体颗粒、水渣等杂质拉伤,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是:硬质合金成本高昂,增加了蝶阀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炉水渣系统的环缝吹渣蝶阀,其基于普通的蝶阀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密封面在蝶阀关闭过程中密封面不会被固体颗粒、水渣等杂质拉伤,从而降低了蝶阀密封面的硬度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这样一种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蝶阀寿命的方法,在蝶阀的阀板关闭时,利用高压介质冲刷蝶阀的阀体密封面形成一介质帷幕,避免流经蝶阀的液体中的颗粒物与阀体密封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连接有阀板,所述阀体的内周面设置有阀体密封环,所述阀板内设置有介质腔室,所述介质腔室位于所述阀板的下游,所述阀板上设置有与介质腔室连通的介质进口和与介质腔室连通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出口朝向所述阀体密封环的外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阀体包括基体和盖板,所述基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外沿的环槽,所述盖板与所述基体固接,所述环槽与所述盖板的外周面围成所述介质腔室,所述盖板的朝向阀体密封环侧的端部与所述阀体密封环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的朝向阀体密封环侧的端部形状与所述阀体密封环的形状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的朝向阀体密封环侧的端部设置有加强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结构的内周面的形状与所述阀体密封环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结构的内周面与所述阀体密封环的外周面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结构为硬质合金。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进口连接有介质吹扫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吹扫单元包括高压介质储存罐,所述高压介质储存罐通过连接管与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介质流量的球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腔室位于所述阀板的下游,流经介质腔室的介质的流向与流经阀体的液体的流向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其具有普通偏心蝶阀的所有优点,其通过向介质腔室冲入高压介质从而在对阀体密封面进行均匀环流无差别吹扫,在阀体密封面的外层形成了一层环状介质帘,不仅冲刷掉了附着于阀体密封面上的固体颗粒等杂质,而且能够进一步保证流体中的杂质不进一步附着于阀体密封面上,从而保证阀体密封面无磨损、无夹渣的关闭,极大的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对密封面的硬度要求降低不少,使得相应的经济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蝶阀寿命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2为一种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蝶阀寿命的方法的密封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策尔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策尔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