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4132.4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端华;李倩;黄书艳;杨建国;王鑫;马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湘潭县正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4/28;A01G24/30;A01G24/22;A01G24/10;A01G9/28;A01G9/24;A01C1/00;C05G3/00;C05G3/02;A01N65/36;A01N61/00;A01P3/00;A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地址: | 41012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液 育苗 培养基质 种薯处理 萌芽 制备 苗床整理 蔬菜种植 水肥管理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幼苗生长 幼苗移栽 栽培管理 发生率 苗床 排种 幼苗 病虫害 整齐 生长 | ||
1.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质和营养液:所述培养基质包括以重量份计的泥炭4-6份、黄腐酸2-4份、芝麻渣1-3份、菜枯饼0.5-1份、磷肥0.1-0.3份均匀混合而成;所述营养液包括以重量份计的竹醋液50-100份、绿茶粉1-5份、艾草粉1-5份、松针粉1-5份、地榆粉1-5份、黄柏粉1-5份和桑白皮粉1-5份;将所述绿茶粉、艾草粉、松针粉、地榆粉、黄柏粉和桑白皮粉混合后加入竹醋液,浸泡后过滤即得;
(2)整理苗床:在苗床底部铺设一层亲水无纺布,并将床底用水浇透;在苗床上先铺一层厚度为1-2cm的消毒菜园土,然后埋设电热加温线,再铺一层厚度为7-8cm的培养基质;
(3)种薯处理:将种薯摆放至平地上进行晾晒,每天翻动1-2次,共晾晒2-3d;晾晒完成后将种薯切块,切块后将种薯块置于用水稀释100-200倍的营养液中浸泡10-15min,捞起滤干,加草木灰搅拌均匀,在阴凉处晾1-2d;
(4)排种:将处理好的种薯块按2-3cm的间距排列在苗床上,覆盖一层3-5cm的消毒菜园土,每亩使用种薯块2000-2500块;
(5)温度管理:排种后先覆盖一层地膜,在上面再架一层拱棚,出苗达60-70%时揭去地膜,只留拱棚膜,控制苗床温度为21-23℃,苗床温度超过30℃时揭开拱膜通风降温,傍晚再放膜密封;
(6)水肥管理:种植白薯苗2个月后,每隔15-20d追肥一次,每亩追施的肥料包括尿素5-10kg、过磷酸钙10-15kg、磷酸二氢钾15-20kg和营养液5-10L,共施用4-5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培养基质中的磷肥为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绿茶粉、艾草粉、松针粉、地榆粉、黄柏粉和桑白皮粉浸泡前过80-100目筛,浸泡时间为24-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培养基质使用前喷施1次稀释500-1000倍的营养液,并翻拌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营养液的使用量为20-40g/ml培养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种薯切块后每块重量为80-120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草木灰的用量为40-60g/kg种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消毒菜园土覆盖前过40-60目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薯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追肥的方式为采用喷雾法每亩兑水200-300kg施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湘潭县正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湘潭县正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1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