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连接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4143.2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亚龙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18 | 分类号: | B29C63/18;B29C65/1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61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防水带 内衬 外套 连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连接的设备,台面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夹具机构A及若干个切口机构A,夹具机构A与切口机构A一一对应,每个夹具机构A及切口机构A通过连接管与气管相连,每组蒸汽支管和冷气支管与夹具机构A一一对应,台面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夹具机构B及若干个切口机构B,夹具机构B与切口机构B一一对应,每个排气管与夹具机构B一一对应,台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横杆,该发明结构合理,可以固定水带的同时对内部进行高温蒸汽填充和冷气填充,实现了水带内衬和外套的黏连,且效率较高,可以同时进行多根水带的黏连,在内衬和外套连接完成后,可以快速将水带两端切平,省时省力,节省人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连接的设备。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先进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
目前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的连接大多通过烫压的方式完成,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水带的损坏,且过程中,需要人工介入,增加人工成本,烫压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人工对水带两端的端口切平,耗时耗力,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连接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防水带内衬和外套连接的设备,包括台面、夹具机构A、切口机构A、蒸汽支管、蒸汽总管道、冷气支管、冷气总管道、夹具机构B、切口机构B、排气管及横杆,所述台面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夹具机构A及若干个切口机构A,所述夹具机构A与切口机构A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夹具机构A及切口机构A通过连接管与气管相连,所述蒸汽支管及冷气支管均有若干个,所述蒸汽支管均与蒸汽总管道相连,所述冷气支管均与冷气总管道相连,每个所述蒸汽支管与每个冷气支管一一对应且记为一组,每组蒸汽支管和冷气支管与夹具机构A一一对应,所述台面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夹具机构B及若干个切口机构B,所述夹具机构B与切口机构B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夹具机构B及切口机构B通过连接管与气管相连,所述排气管有若干个,每个所述排气管与夹具机构B一一对应,所述台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横杆。
优选的,所述夹具机构A包括底板A、气缸A、下夹具A、上夹具A、导杆A、连接件A及半圆形槽A,所述底板A上表面与下夹具A下表面相连,所述下夹具A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导杆A,所述上夹具A两侧与导杆A活动相连,所述气缸A通过立柱与底板A相连,所述气缸A通过连接件A与上夹具A相连,所述上夹具A下表面和下夹具A上表面均设置有两个半圆形槽A,所述蒸汽支管与其中一个半圆形槽A相对应, 所述冷气支管与另一个半圆形槽A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夹具机构B包括底板B、气缸B、下夹具B、上夹具B、导杆B、连接件B及半圆形槽B,所述底板B上表面与下夹具B下表面相连,所述下夹具B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导杆B,所述上夹具B两侧与导杆B活动相连,所述气缸B通过立柱与底板B相连,所述气缸B通过连接件B与上夹具B相连,所述上夹具B下表面和下夹具B上表面均设置有半圆形槽B,所述排气管与半圆形槽B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切口机构A与切口机构B结构完全一致,所述切口机构A包括底板C、气缸C、下刀片、压板、上刀片、导杆C及连接件C,所述底板C上表面设置有下刀片,所述底板C两侧设置有导杆C,所述压板两端分别与导杆C活动相连,所述压板下表面设置有上刀片,所述上刀片与下刀片相对应,所述气缸C通过支架与底板C相连,所述气缸C底部通过连接件C与压板相连。
优选的,每个所述蒸汽支管上均设置有手动阀A、电子阀A及止回阀A。
优选的,每个所述冷气支管上均设置有手动阀B、电子阀B及止回阀B。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亚龙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亚龙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