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4463.8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魏秀琨;尹贤贤;贾利民;胡怡东;席雷;周雄慧;孟鸿飞;魏德华;杨子明;李赛;江思阳;潘潼;翟小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20/10;G06Q10/00;G06F111/10;G06F119/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孙洪波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半径 曲线 外轨侧磨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计算简化模型;
步骤S2,分析所述外轨磨耗的关键致因因素;
步骤S3,根据所述关键磨耗因素及侧磨计算简化模型,得出磨耗规律,预测外轨寿命;
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建立地铁车辆在小半径曲线上的外轨轮缘导向力函数;
步骤S12,建立磨耗深度计算模型;
所述步骤S11,轮缘向导向轮提供导向力Fwf为未平衡离心力ΔFcf和轮轨横向蠕滑力Fcy的差;所述建立地铁车辆在小半径曲线上的外轨轮缘导向力函数,计算曲线参数及列车运行车速对未平衡离心力ΔFcf的影响,计算轮轨材料系数、轮轨接触系数以及轨道不平顺对轮轨横向蠕滑力Fcy的影响;
所述步骤S12,根据Specht材料摩擦磨损模型式(14)
建立磨耗深度计算模型;
其中,d为磨耗深度;kV为无量纲磨耗系数,与轮轨材料有关;α为材料参数,经验值可查;D为滑动距离;H为硬度指数;Ac为轮轨接触斑面积;
所述外轨轮缘导向力函数Fwf为:
其中,mw为轮对质量,l0为轨距之半,h为实设外轨超高,Δh为未平衡超高,sL为线路纵向坡度,s为轨底坡,v为运行速度,R为圆曲线半径,η为蠕滑修正系数,ξc为横向蠕滑率,fc为蠕滑系数,E为轮轨材料弹性系数,λ为轮轨材料泊松比,Frw为轮轨接触力;Cc为与λ有关的无量纲系数,r0为轮对名义滚动半径,Rw为轨顶圆弧半径,G为轮轨接触常量,zw为轮对垂移量,δR为轮轨接触角,φw为轮对摇头角,为冲角,yw为轮对横移量,ηry为轨道横向不平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计算简化模型如式(15)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关键致因因素至少包括:线路参数、运行工况、轮轨接触交互耦合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为,采用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曲线半径、未平衡超高、轨底坡度、冲角、轨距、线路纵坡、运行车速、一系弹簧横向刚度、二系弹簧横向刚度、一系弹簧纵向刚度、二系弹簧纵向刚度对曲线外轨磨耗的全局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将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全寿命周期侧磨的发展规律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早期快速磨耗、阶段Ⅱ-中期稳定磨耗、阶段Ⅲ-后期剧烈磨耗,并对阶段Ⅰ-早期快速磨耗和阶段Ⅱ-中期稳定磨耗阶段的曲线外轨侧磨进行预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小半径曲线外轨侧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段Ⅰ的曲线外轨侧磨早期寿命T1预测公式为:
T1=0.0247R-1.0594Δh-237.35s-0.9306(16)
其中,R为圆曲线半径,Δh为未平衡超高,s为轨底坡;
对所述阶段Ⅱ的曲线外轨侧磨中期平均磨耗速率,采用SVM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圆曲线半径、未平衡超高、运行车速、轨底坡度作为输入变量,以高斯函数作为核函数进行预测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4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