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蜂巢格室植生复绿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5697.4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茵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2/00;C09J159/02;C09J133/20;C09J177/02;C09J101/28;C09J11/04;C09J11/08;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格室单元 边坡 土壤 土壤流失 支撑层 种植土 回填 铺设 格室 植生 铺设土工布 边坡治理 保护边 格室层 土工布 硬质边 根系 施工 分隔 种植 缠绕 暴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边坡治理技术领域,针对土壤流失导致对硬质边坡的保护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边坡蜂巢格室植生复绿施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S1.边坡铺设微润管;S2.回填土壤以形成支撑层;S3.支撑层上方铺设土工布;S4.土工布上方铺设蜂巢格室单元以形成蜂巢格室层;S5.蜂巢格室单元内回填种植土;S6.种植土中种植绿植以形成绿植层。通过铺设蜂巢格室单元,以利用蜂巢格室单元分隔并保护土壤,同时配合种植在蜂巢格室单元中的绿植利用根系缠绕土壤,使得土壤更为稳定地固定在蜂巢格室单元中,暴雨时,减少土壤流失,进而使得保护边坡的效果更佳且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边坡蜂巢格室植生复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硬质边坡坡面受河流流动以及雨水径流的冲刷而磨损,通常需要在硬质边坡上铺设土壤并种植绿植,利用绿植保护硬质边坡。
土壤虽然受到绿植根系约束,一定程度上稳定附着在硬质边坡上,但在大暴雨时,由于长时间较大径流的冲刷,土壤容易跟随雨水流动而流入河中,进而使得土壤流失,导致对硬质边坡的保护失效,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蜂巢格室植生复绿施工方法,具有土壤不易流失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坡蜂巢格室植生复绿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边坡铺设微润管;
S2.回填土壤以形成支撑层;
S3.支撑层上方铺设土工布;
S4.土工布上方铺设蜂巢格室单元以形成蜂巢格室层;
S5.蜂巢格室单元内回填种植土;
S6.种植土中种植绿植以形成绿植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铺设蜂巢格室单元,以利用蜂巢格室单元分隔并保护土壤,同时配合种植在蜂巢格室单元中的绿植利用根系缠绕土壤,使得土壤更为稳定地固定在蜂巢格室单元中,使得暴雨时,雨水持续冲刷,也难以带走土壤,减少土壤流失,进而使得在硬质边坡上种植的绿植生长得更好更稳定,进而使得保护边坡以减少边坡被冲刷侵蚀的效果更佳且更稳定;
通过铺设微润管,使得灌溉绿植时效果较佳,操作方便,便于绿植的维护;
通过铺设土工布,减少水分渗入边坡,更好地保护边坡,减少边坡被侵蚀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在边坡上开挖安装沟,然后将微润管埋在安装沟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挖安装沟,使得微润管初步固定在安装沟中,减少微润管在边坡表面滚动导致安装困难的情况,使得微润管安装时操作更为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中,先将蜂巢格室单元连接成一排以形成蜂巢格室组件,然后用锚杆将蜂巢格室组件锚固在边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锚杆锚固蜂巢格室组件,使得安装蜂巢格室组件时操作更为方便,并且通过少了锚杆即可安装大量蜂巢格室单元,减少耗材,通过锚杆锚固亦使得蜂巢格室单元安装更为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6中,先在蜂巢格室层上铺设营养层,再种植绿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铺设营养层,使得种植土的营养含量增加,使得绿植更易存活,生长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蜂巢格室单元通过连接层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层通过热熔的连接层组合物冷却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茵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茵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5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植、花卉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层移动式种植屋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