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5956.3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康亮亮;荣怀松;何子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31216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尘 检测设备 信息监控平台 联动控制器 电性连接 用水点 网络输入输出模块 在线监测系统 信号线连接 一体化系统 工程项目 环保要求 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 扩展机柜 施工现场 输出信号 数据采集 网络传输 系统装置 质量安全 接收器 工地 数字量 可控 喷淋 检测 人群 网络 | ||
一种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一体化系统,包括扬尘检测设备、信息监控平台、联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检测设备为专门用于在建工程项目的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包括扩展机柜和数据采集接收器,所述联动控制器包括数字量网络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信号通过网络传输至网络另一端的控制系统,其中:信息监控平台与扬尘检测设备电性连接,扬尘检测设备与联动控制器进行电性连接、信号线连接,降尘用水点为降尘用水点的控制可通过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本发明具有系统装置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工程扬尘质量安全可控,工地的各项指标达到环保要求,降低、减轻扬尘危害工地人员及周围人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尘检测和水喷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环境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正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其中粉尘污染是最直观,也正成为影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建筑工地和是扬尘的重要来源。建筑行业同仁对扬尘处理做出了贡献。
中国专利CN105046889B于2018年6月29日公开了施工现场扬尘实时监测报警联动装置,其中包括箱体、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光通道I、光通道II、光空通道、空气通道、空气收集器、空气过滤器、控制主机、报警装置、电源开关及中间继电器。虽然该技术方案能达到施工现场扬尘实时监测报警的功能,但当今进入智能通信、5G通信技术时代,基于红外波段的射束通信模式已经落伍。
中国专利CN108037666A于2018年5月15日公开了一种工地扬尘自动控制阈值分析及动态控制方法,其中采集数据分析计算扬尘自动控制阈值,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数据采集终端与监测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实现了施工现场扬尘贡献率分析、自动监测及控制,可取代传统人工方式,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其与时代智能要求相去甚远。
因此已知的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模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通信的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一体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一体化系统,包括扬尘检测设备、信息监控平台、联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尘检测设备为专门用于在建工程项目的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通信接口采用GPRS无线传输,监测系统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
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包括扩展机柜和数据采集接收器,由扩展机柜和数据采集接收器采集的实时信息连接传输到IP存储主机,由IP存储主机负责读取和存储后再连接到显示器由显示器显示当前实时环境状态及降尘设备的待机及运转状态;
所述联动控制器包括数字量网络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信号通过网络传输至网络另一端的控制系统,采用标准 Modbus TCP 通讯协议;
其中:信息监控平台与扬尘检测设备电性连接,扬尘检测设备与联动控制器进行电性连接、信号线连接;系统线路敷设电源线和信号线穿第1JDG管从信息监控平台引出至扬尘检测设备、联动控制器,再由信号线穿第2JDG管从联动控制器至感应模块连接各降尘用水点,降尘用水点为降尘用水点的控制可通过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当场地尘值达到设定上限时自动启动一处多处或多处信号蝶阀开启,水源介入进行系统补水和联动喷淋系统启动,对现场环境进行雾化喷淋降尘措施,当扬尘值达到设定下线值时自动关闭喷淋系统。
本发明的施工现场扬尘检测与喷淋一体化系统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扬尘检测设备与联动控制器之间的电性连接采用2*2.5电源线。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扬尘检测设备与联动控制器之间的信号线连接采用2*2.5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5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