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6070.0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雷斌;李波;凌观锋;聂长贺;俞丽琴;童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唐敏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灌 基坑 加压装置 基坑周边 地下水压力 密闭装置 循环水管 水管 地下水位 回灌设备 抽取 周边建筑物 基坑施工 节能减排 施工安全 水管连通 水头压力 水抽取 水输送 储水 加压 抽出 储存 平衡 施工 | ||
1.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水且加压的回灌加压装置、对基坑周边进行回灌的压力密闭装置以及用于抽取基坑水的循环水管装置,所述回灌加压装置通过第一水管连通压力密闭装置,所述循环水管装置抽取基坑水通过第二水管输送至所述回灌加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加压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用于储水且加压的水塔,所述水塔与所述基座呈上下对应固定布置;所述水塔的上部形成进水口,所述水塔的下部形成出水口,所述水塔通过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水管将基坑水输送至所述压力密闭装置,所述循环水管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进水口将基坑水输送至所述水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塔设有多个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环绕包围且固定所述水塔;沿自上而下方向,各个所述加固环呈间隔布置;所述水塔呈透明布置,各个所述加固环排列形成水位刻度线。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密闭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回灌组,所述回灌组包括回灌孔以及穿设所述回灌孔且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钢花管,所述钢花管的下部与所述回灌孔的孔底之间形成底部间隙,所述钢花管的上部朝上延伸至所述回灌孔外,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钢花管的上部,所述钢花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回灌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侧部间隙;所述底部间隙与所述侧部间隙分别填充碎石,形成碎石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的外表面包裹有镀锌铁丝网以及多层塑料尼龙纱网,所述镀锌铁丝网和所述多层塑料尼龙纱网分别与所述钢花管呈相对固定布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密闭装置包括黏土层,所述黏土层处于所述碎石层的上方;所述钢花管的上部贯穿所述黏土层朝上延伸布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密闭装置包括浇筑形成的路面层,所述路面层处于所述黏土层的上方,所述钢花管的上部贯穿所述路面层朝上延伸布置。
8.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密闭装置包括多组回灌组,多组回灌组呈间距布置,间距距离范围为10m-20m;所述第一水管包括主管和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钢花管;所述主管设有主阀以及水表,所述主阀控制所述主管的基坑水的流速以及流量,所述水表监控所述主管的基坑水的流量,各个所述支管分别设有分阀,所述控制所述支管的基坑水的流速以及流量。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第二水管包括前段管以及后段管,所述后段管抽取基坑水进行所述沉淀池,经过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基坑水通过所述前段管输送至所述水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装置包括第一分隔板以及第二分隔板,所述沉淀池呈中空布置且具有进入口和排出口,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分别分隔所述沉淀池形成一级仓、二级仓以及三级仓,所述第一分隔板形成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分隔板形成第二溢流口;基坑水通过所述后段管输送与所述进入口输送至所述一级仓,沉淀过滤后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口进入所述二级仓,再次沉淀过滤后,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口进入所述三级仓,再次沉淀过滤后,通过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前段管输送至所述水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0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