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6816.8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强;陈树林;张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立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回填 隧道 施工 围护 支撑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1)、临时立柱桩基(2)、格构柱(3)、顶砼支撑(4)、钢支撑(5)、纵向联系梁(6)和剪刀支撑结构(7);
所述地下连续墙(1)设置有两排且位于待施工隧道的两侧布置,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设置有多根且沿待施工隧道走向间隔布置,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位于两所述地下连续墙(1)之间,所述格构柱(3)的底部与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固定连接;
所述顶砼支撑(4)水平布置且设于所述格构柱(3)、所述地下连续墙(1)的顶部,相邻所述格构柱(3)之间固定有多根所述纵向联系梁(6),相邻所述纵向联系梁(6)之间上下间隔布置,所述地下连续墙(1)之间固定有多根水平布置的所述钢支撑(5),所述纵向联系梁(6)承托所述钢支撑(5)的中间部分底部;
相邻所述格构柱(3)之间还设置有所述剪刀支撑结构(7),所述剪刀支撑结构(7)位于上下相邻的两根所述纵向联系梁(6)之间;
所述钢支撑(5)的主体由空心钢管制成,所述纵向联系梁(6)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底座(8)、外框(9)和斜撑杆(10),所述支撑底座(8)与所述钢支撑(5)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外框(9)罩住所述钢支撑(5)且所述钢支撑(5)内切于所述外框(9)内,所述斜撑杆(10)设于所述外框(9)的侧面和所述纵向联系梁(6)的上表面之间,所述外框(9)和所述斜撑杆(10)均由槽钢制成,所述支撑底座(8)包括:角铁(81)和木条(82),所述角铁(81)设置有两根且所述角铁(81)的底边焊接于所述纵向联系梁(6)的上表面,所述角铁(81)的竖边抵接于所述钢支撑(5)的底部表面,所述钢支撑(5)的底部表面、所述角铁(81)的竖边、所述纵向联系梁(6)的上表面围成填充间隙,所述木条(82)填充于所述填充间隙中;
所述剪刀支撑结构(7)包括:第一斜梁(71)、连接板(72)、第二斜梁(73)和加强肋(74);所述第一斜梁(71)、所述第二斜梁(73)均由工字钢制成且其两端均固定于相邻的所述格构柱(3),所述第一斜梁(71)、所述第二斜梁(73)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斜梁(71)在交叉节点处固定有两块所述连接板(72),所述连接板(72)平行于所述第二斜梁(73)的布设方向且贴合所述第二斜梁(73)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板(72)与所述第二斜梁(73)之间通过多组螺栓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梁(73)在交叉节点处设置有多块所述加强肋(74),所述加强肋(74)平行于所述第一斜梁(71)的布设方向且设于工字钢的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3)的横截面呈矩形状,所述格构柱(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格构柱(3)的内部设置有钢结构(31),所述钢结构(31)的底部预埋于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31)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钢结构(31)包括:角钢(311)和缀板(312),所述角钢(311)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布置,所述缀板(312)焊接于相邻所述角钢(311)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的横截面呈圆形状,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临时立柱桩基(2)内设置有环绕所述钢结构(31)布置的加强钢筋(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联系梁(6)的主体由两根侧槽钢(61)构成,两根所述侧槽钢(61)的槽口背向布置,所述纵向联系梁(6)在与所述钢支撑(5)相连接处还设置有顶板(62)、底板(63)和填充肋板(64),所述顶板(62)焊接于两根所述侧槽钢(61)的顶部,所述底板(63)焊接于两根所述侧槽钢(61)的底部,两根所述侧槽钢(61)与所述顶板(62)、所述底板(63)构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填充肋板(64)设置有多块且均呈矩形状,所述填充肋板(64)的四条边分别焊接于所述侧槽钢(61)的内壁、所述顶板(62)的下表面、所述底板(63)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立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立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8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站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