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彩色蚕茧低失色率的煮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7488.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D01B7/02;D01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彩色 蚕茧 失色 煮茧 工艺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天然彩色蚕茧低失色率的煮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烘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温低湿和低温低湿三个阶段对蚕茧进行烘制处理;(2)采用浸泡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对天然彩色蚕茧进行浸泡处理;(3)使用氯化钠溶液对天然彩色蚕茧进行浸泡处理;(4)将天然彩色蚕茧方式变温风箱内旋转在中对蚕茧通入冷、热风处理;(5)将处理后的天然彩色蚕茧进行颜色分级,对不同的级别采用不同煮茧参数处理;(6)对煮茧后处理的蚕茧进行二次冷热风处理,并使用护色剂溶液对蚕茧进行浸泡处理。本发明方法有效降低颜色损失率,提高蚕丝的经济价值和利用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蚕丝的拉伸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彩色蚕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彩色蚕茧低失色率的煮茧工艺。
背景技术
蚕茧是加工丝绸的重要原料,我国主要的蚕茧生产区域主要集中浙江、江苏和广西等地,利用蚕茧所加工制成的丝绸纺织品具有对皮肤刺激性小、透气性强和抗紫外线等多种功能,是高档服装加工的首选材料,具有加高的经济价值,为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重要的交易产品。蚕茧大多为白色,而为使所加工的丝绸布料具有多种色彩和提高美观效果,需要通过染料对丝绸进行人工染色处理,由于化工染料的持久性和耐洗性,目前普遍采用化工染料对丝绸进行染色处理,但是却增加了丝绸制品对皮肤的刺激和身体健康的伤害程度,在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较差;而天然彩色蚕茧具有天然色素成分,可增加丝绸的颜色色彩,提高服装的美观效果,但是,其中的天然色素主要集中在丝胶中,而通过传统的高温煮茧工艺会造成丝胶溶解脱离,从而破坏了天然彩色蚕茧中的彩色成分,降低了天然彩色蚕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天然彩色蚕茧具有天然色素成分,可增加丝绸的颜色色彩,提高服装的美观效果,但是,其中的天然色素主要集中在丝胶中,而通过传统的高温煮茧工艺会造成丝胶溶解脱离,从而破坏了天然彩色蚕茧中的彩色成分,降低了天然彩色蚕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彩色蚕茧低失色率的煮茧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天然彩色蚕茧低失色率的煮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预烘制:将天然彩色蚕茧进行三个阶段的烘制处理,先将天然彩色蚕茧置于烘干箱内进行高温高湿烘制32-39min,并使用超声波每10min振荡5min,再调节烘干箱进行高温低湿烘制23-31min,烘制后将天然彩色蚕茧在转速2400-2800r/min离心处理7-10min,然后放入烘干箱调节参数进行低温低湿处理30-40min,取出后恢复室温使用紫外光照射12-17min,得预烘制天然彩色蚕茧;
(2)浸泡:将预烘制天然彩色蚕茧浸入浸泡液后密封,升温至62-70℃保温1-2h,并使用超声波间隔振荡15-20min,得泡制天然彩色蚕茧;再将泡制天然彩色蚕茧浸入碳酸氢铵溶液中高压浸泡34-42min,压强为3-4Mpa,清洗后得浸泡天然彩色蚕茧;
(3)盐浸处理:将浸泡天然彩色蚕茧浸入质量浓度为6%-9%的氯化钠溶液保温盐浸处理2-3h,其温度为43-48℃,取出后清洗,得盐浸天然彩色蚕茧;
(4)冷热风处理:将盐浸天然彩色蚕茧竖直放入变温风箱旋转盘放置槽内,开启旋转盘保持转速为40-60r/min,然后分别通过冷风管和热风管通入冷热空气,冷风管空气温度为-21℃--15℃,热风管空气温度为72-80℃,其中冷风管和热风管流量均为3-4L/min,得冷热处理天然彩色蚕茧;
(5)煮茧:先使用色选机对冷热处理天然彩色蚕茧进行颜色分级,按照颜色分为深色蚕茧、中色蚕茧和浅色蚕茧三个等级,对深色蚕茧使用65-70℃温度煮制21-26min,对中色蚕茧使用60-64℃温度煮制15-20min,对浅色蚕茧使用53-58℃温度煮制11-15min,得煮制天然彩色蚕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金寨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棉花去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