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澳大利亚甜羽扇豆粉中提取β-conglutin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7588.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陆旸;张咏;王黔;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36;C07K1/30;C07K1/18;C07K1/16;C07K1/14;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郭乐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扇豆 过敏原 蛋白质 分离目标 阴离子交换层析 硫酸铵 凝胶排阻层析 羽扇豆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E 特异性抗体 蛋白性质 毒性特性 分离提纯 分析实验 关键信息 凝胶电泳 试剂处理 高纯度 目标物 致敏性 血清 丙酮 致敏 探测 观察 生产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澳大利亚甜羽扇豆粉中提取含量最高、强致敏性的致敏羽扇豆球蛋白‑β‑conglutin,以羽扇豆粉为原料,经过丙酮、Tris‑HCl、硫酸铵等试剂处理后,通过离心、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促进分离目标蛋白质,分离提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物,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分离的蛋白质进行表征。基于此背景,为后续进一步探究蛋白性质、相应特异性抗体的生产及人类毒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此方法可以选择性的分离目标过敏原并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成分,有助于准确地确定羽扇豆浓度。除此之外,通过观察提取出的过敏原与相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的反应,可阐释过敏原的毒性特性并为进一步探测食品中羽扇豆过敏原所进行的分析实验提供关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扇豆球蛋白-β-conglutin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羽扇豆(学名:LupinusmicranthusGuss.)俗称鲁冰花,根据用途可将其分为食用型羽扇豆和观赏型羽扇豆。羽扇豆分布广且种类繁多,一般来说,栽培的羽扇豆一般分为5个种:窄叶羽扇豆,也被叫做澳大利亚甜羽扇豆、白羽扇豆,别名为埃及羽扇豆、黄羽扇豆、砂质平原羽扇豆和南美羽扇豆。近年来,羽扇豆作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优质食品材料而备受关注,其含有5.5%-10%油脂、11%-14%的膳食纤维、32%-36%的粗蛋白(食用羽扇豆的蛋白质更高)以及少量的淀粉和大量的多聚半乳糖。α-conglutin、β-conglutin、γ-conglutin和δ-conglutin四种羽扇豆球蛋白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其中β-conglutin为羽扇豆球蛋白中含量最高的致敏原类羽扇豆球蛋白。国际免疫学会(IUIS)命名小组委员会近期指定β-conglutin命名为Lup an1过敏原,为羽扇豆产生过敏现象的主要物质。自1994年首次报道羽扇豆不良免疫反应病例以来,对羽扇豆的过敏反应越来越普遍。它可通过面粉,种子或粉尘的形式产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轻微症状可能包括荨麻疹,或口腔刺痛或发痒。更严重的症状虽并不常见,但部分人仍有可能出现包括喉咙膨胀,呼吸困难,哮喘,腹痛,恶心和呕吐在内的一系列过敏性反应。此外,在极端情况下,血压会急剧下降(过敏性休克),个体可能会变得虚弱进而导致昏迷。
提取羽扇豆蛋白的方法有碱溶酸沉法和超滤。碱溶酸沉是目前工业上采取的最普遍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从而对营养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目前暂无提取纯羽扇豆β-conglutin的成熟方法,因此建立一套成熟的羽扇豆β-conglutin纯蛋白的提取方法,并为后续进一步探究蛋白性质、相应特异性抗体的生产及人类毒性的研究奠定基础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纯度、高得率、高性能的致敏羽扇豆球蛋白-β-conglutin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丙酮脱脂、粗提、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排阻层析法进行提取,制备高纯度的致敏羽扇豆球蛋白-β-conglutin,为后续探究蛋白性质、相应特异性抗体的生产及人类毒性的研究奠定基础。与传统提取蛋白常用的碱溶酸沉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防止蛋白发生变性,且纯度更高,并为后续实验的进行提供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概述如下:
一种从澳大利亚甜羽扇豆粉中提取β-conglutin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丙酮脱脂
将羽扇豆粉末和丙酮按1∶10(W/V)混合,借助磁力搅拌器在3~6℃冰箱中搅拌脱脂1~3h,之后用冷冻离心机在9000r/min 3~6℃条件下离心10~20min,得到沉淀;所得沉淀反复脱脂3~5次,完成后,将沉淀放于通风橱中过夜风干丙酮,干后得脱脂的羽扇豆粉末;
(2)盐析法粗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