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自由度平面连杆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7625.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明;高敏;张琛璞;刘仪;路浩楠;王清雨;王昌鹤;魏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平面 连杆 运动 装置 | ||
1.一种二自由度平面连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运动副连接的十三个连杆和两个滑块,第一连接杆为固定连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移动副一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一与第三连杆和第九连杆的一端连接,或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九与所述连杆或第三连杆的一部位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二与第四连杆和第十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三与第五连杆和第十连杆的一端连接,或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与所述第四连杆或第五连杆的一部位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二与第六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四与第七连杆和第十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或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一与所述第七连杆或第八连杆的一部位连接;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五与所述第八连杆的一端和第十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六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十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或所述第八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十二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或第八连杆的一部位连接;第九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七与所述第十连杆的另一端以及滑块一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一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三与所述第十三连杆的一部位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八与第十二连杆的另一端以及滑块二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二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四与所述第十三连杆的一部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平面连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六连杆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对称面为中间平面,所述转动副一、转动副二、转动副三、转动副四、转动副五、转动副六、转动副七和转动副八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移动副一、移动副二、移动副三和移动副四的移动中心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六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第九连杆和第十连杆、第十一连杆和第十二连杆的长度分别对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平面连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连杆通过转动副九与第二连杆一部位连接,第十连杆通过转动副十与第五连杆连接,第十一连杆通过转动副十一与第六连杆连接,第十二连杆通过转动副十二与第一连接杆连接,在保证第九连杆和第十连杆、第十一连杆和第十二连杆与中间平面的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情况下,所述转动副九、转动副十、转动副十一和转动副十二的位置在第二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和第一连接杆上分别任意选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平面连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连杆通过转动副九与第三连杆一部位连接,第十连杆通过转动副十与第四连杆一部位连接,第十一连杆通过转动副十一与第七连杆一部位连接,第十二连杆通过转动副十二与第八连杆一部位连接,第九连杆和第十连杆、第十一连杆和第十二连杆与中间平面的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情况下,所述转动副九、转动副十、转动副十一和转动副十二的位置在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上分别任意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6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