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浇道式多腔模具及其工艺方法与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7683.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立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B29C33/30;B29C3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浇道式多腔 模具 及其 工艺 方法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浇道式多腔模具及其工艺方法与材料,该模具呈多层堆叠的三明治形式,包括动模组件、定模组件、浇道组件、导向组件。其中,浇道组件包括盘式浇口、主浇道、螺旋浇道、辅助浇道、引流道。主浇道将注入盘式浇口的浇注液平摊开,做到首次消能;螺旋浇道从主浇道引出,浇注液进入螺旋浇道后迂回下落,最终从辅助浇道流出,做到二次消能;引流道用于在各个浇道之间承接并引流。两次消能能够有效减缓浇注液进入型腔的速度,防止在冷凝时由于流速过快而排气不畅产生气孔。主浇道、螺旋浇道、辅助浇道的直径随浇注液进入的步骤逐渐减小,层层引导浇注液最终进入型腔,能够有效减少浇注液快速导入时出现气孔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浇道式多腔模具及其工艺方法与材料。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 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现有技术中用于瓶盖生产的多模腔模具通常将浇道系统设计成“H”型结构,即水平设置主浇道并竖直设置分浇道,这种浇道在流体经过浇道分岔后容易残留一部分在角落处,最终导致型腔中的填充不均匀。且直上直下的设计容易导致浇注液进入型腔的速度过快,进而在冷凝时由于流速过快而排气不畅产生气孔。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组合浇道式多腔模具及其工艺方法与材料,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浇道式多腔模具,呈多层堆叠的三明治形式,包括动模组件、定模组件、浇道组件、导向组件。
其中,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两侧的模脚,以及通过垫板固定在所述模脚上的动模固定板;所述定模组件包括上面板,固定在所述上面板一侧的刮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刮板一侧的定模固定板;所述浇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面板中心处的盘式浇口,以及与所述盘式浇口、型芯、型腔连通的组合浇道;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相互配合的导柱与导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浇道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浇道,盘旋设置的螺旋浇道,以及与所述螺旋浇道连通的辅助浇道;所述主浇道与所述盘式浇口连通,所述螺旋浇道的一端从主浇道引出、且盘旋两周后与所述辅助浇道连接,所述辅助浇道与所述型腔接通,所述螺旋浇道的数量与所述型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盘式浇口与所述主浇道之间、所述主浇道与所述螺旋浇道之间分别通过漏斗状的引流道连接。引流道用于在各个浇道之间承接并引流,漏斗状设计能够防止浇注液残留在内壁上。主浇道将注入盘式浇口的浇注液平摊开,做到第一次消能;螺旋浇道从主浇道引出,浇注液进入螺旋浇道后迂回下落,最终从辅助浇道流出,做到第二次消能。两次消能能够有效减缓浇注液进入型腔的速度,防止在冷凝时由于流速过快而排气不畅产生气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模固定板上的型芯,以及固定在所述动模固定板中心处的动模镶件;每组型芯与型腔之间留有预定间隙、且相互之间通过预定高度的隔板隔离。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上的型腔,以及固定在所述定模固定板一侧的推料板;所述导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套固定在所述上面板一侧、且与所述导柱间隙配合。隔板用于对相邻两个型芯与型腔之间进行隔离,防止浇注液溢出;相邻两个型芯与型腔之间留有足够间隙,防止热的浇注液在进入型腔后,型腔受热膨胀影响周边的其它型腔,而该预留间隙能够很好的对型腔进行冷却,将热量逐步散发出去。
一种组合浇道式多腔模具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工序一,合模:将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相向而行,直至合上;
工序二,注料:通过外部注塑机对着盘式浇口浇注,浇注液顺着浇道组件流淌并进入型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立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立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