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安全钩坠落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9450.X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科;陈正华;冯楠;吴勇;张斯宇;朱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仇蕾安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坠落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安全钩坠落防护装置,属于安全带技术领域。该装置能够根据安全钩的悬挂状态控制安全钩的自锁状态和常开状态,始终确保至少一个安全钩处于正常悬挂和自锁状态,避免使用者因错误操作或疏忽造成两个安全钩全部打开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保障使用者工作过程中作业的人身安全。本发明所述的双安全钩坠落防护装置是集安全性、集成化、自动化为一体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双安全钩的坠落防护装置,属于安全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钩经常应用于高空作业场所中,使用者将安全带一端固定在自身上,另一端通过安全钩悬挂于固定端(如脚手架等),如此才能保障使用者高空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使用者因工作疏忽或嫌弃移动过程中安全钩操作繁琐,而不使用或错误使用安全钩,由此导致的安全事故常有发生。这不仅与使用者的安全意识相关,更与安全钩的设计理念息息相关。
目前,市场上安全钩产品结构为机械结构,并带有机械自锁机构。中国专利200710038092.2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双保险安全钩,与现有的安全钩相比,该安全钩承受负荷的能力更强,且活口从安全钩的尖嘴部意外脱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中国专利201420444229.X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安全钩及其自锁机构,同现有技术相比,此安全钩能够很好控制活口的弹开及自锁的动作,能够很好的稳固活口,使其不能随意移位,保护人身安全。以上专利都从结构上保证了活口的自锁和稳定,但仅仅保证活口的自锁远远不能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使用者仍可以随时打开安全钩。更有甚者,使用者高空作业时,在无管理人员监管情况下,打开安全钩后,不再使用安全钩。
此外,中国专利201710075067.5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保险绳系挂状态的安全钩及其监测方法,能实时判断安全钩的系挂状态,实现实时监控和及时干预。但此发明只可监测到安全钩的系挂状态,并未对活口自锁状态进行自动控制。当安全钩处于正常系挂状态时,使用者可正常打开活口将安全钩取下,此过程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安全钩坠落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安全钩的悬挂状态控制安全钩的自锁状态和常开状态,始终确保至少一个安全钩处于正常悬挂和自锁状态,避免使用者因错误操作或疏忽造成两个安全钩全部打开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保障使用者工作过程中作业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安全钩坠落防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安全钩、安全绳、控制器、自锁控制模块、接近开关、铆柱以及地面管理平台;
安全钩分为钩体和活口两部分,钩体的拱形处加工有弧形凹槽,与活口连接的钩体处加工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表面上加工有铆柱的弧形轨迹槽;
每一个安全钩连接一条安全绳,安全绳的另一端与使用者所佩戴的安全带连接;铆柱安装在与钩体连接的活口一端,铆柱的长度方向与活口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铆柱穿过钩体的中空腔体,铆柱随活口的运动在钩体的弧形轨迹槽中运动;接近开关安装在钩体的弧形凹槽中,用于检测外部的固定端金属;自锁控制模块安装在钩体的中空腔体中,自锁控制模块与铆柱相配合检测和控制活口的打开程度;控制器安装在安全绳上,接近开关以及自锁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且从钩体引出的导线内置于安全绳中;地面管理平台与控制器远程连接,用于监测安全钩的使用状态以及控制安全钩的自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9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