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9689.7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群;刘帅;魏志红;吴强;徐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欧姆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9/02 | 分类号: | A61L29/02;A61L29/04;A61L29/16;A61L29/06;A61L29/14;A61L31/02;A61L31/04;A61L31/16;A61L31/14;A61L31/06;A61L33/02;A61L33/10;A61L33/00 |
代理公司: | 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物膜 生物碳 抗菌 抗凝 制法 制备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血小板粘附性 广谱抗菌性 疏水性树脂 血小板粘附 医用导尿管 负载纳米 共价偶联 静电吸附 均匀掺杂 肝素 修饰 感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膜及其制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共价偶联方法以及静电吸附方法,分别制备了修饰了肝素的两亲生物碳材料以及负载纳米银的两亲生物碳材料,并将它们均匀掺杂到疏水性树脂中制备得到具有抗菌抗凝功能的复合物膜。本发明的复合物膜具有广谱抗菌性和抗血小板粘附性,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有较强的抗血小板粘附的作用,在医用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公开了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和血栓形成是导致医用导尿管相关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导尿管中细菌和血小板等的粘附容易形成生物被膜和血栓,使得导尿管相关性疾病发病率大大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浸渍法将抗菌剂或用抗凝剂等涂覆导尿管,利用抗菌剂的抗菌作用或者抗凝剂的抗凝作用来实现抗菌或者抗血栓的功能。虽然经过涂覆后的导尿管具有了抗血栓或抗细菌感染的作用,但浸渍法依然存在作用时间短、使用不便等缺点。如何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实现有效的抗细菌感染/血栓仍然是当今医用导尿管领域的难点。
纳米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滤水器、活性炭空气过滤器、伤口敷料等领域中;肝素的抗凝作用使其在血液透析、产科相关疾病、抗血栓等领域展现出的优良的应用前景。以酵母菌为基础制备的两亲生物碳材料富含大量的疏水的芳环结构和亲水的羧基,能在疏水和亲水溶剂中高度分散,同时具有强吸附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其进一步进行功能化修饰提供了基础,这使其可以做为一个理想的载体。
本发明以负载纳米银的两亲生物碳材料和修饰肝素的两亲生物碳材料为基础,制备了具有抗菌抗凝功能的复合物,在抗医用导尿管感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抗凝功能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可以持久稳定的抑制细菌生长、抑制血小板粘附,在医用导尿管或器材抗相关性感染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它是以两亲生物碳材料为载体,分别通过共价键修饰了抗血小板粘附功能的肝素的两亲生物碳材料以及通过静电作用负载的纳米银的两亲生物碳材料,并将它们均匀掺杂到疏水性树脂中制备得到具有抗菌抗凝功能的复合物。
上述的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所述的疏水性树脂是用于制备医用导尿管的医用橡胶,包括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氟基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上述的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所述的两亲生物碳材料与医用橡胶的质量比是1:100~50。
一种上述抗菌抗凝的两亲生物碳复合物的制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两亲生物碳材料的制备
取啤酒酵母细胞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分散均匀,室温静置10min,去除液体表面的杂质漂浮物,将上层分散液离心,然后弃去上清液,并且向下层的沉淀物中加入丙酮后充分搅拌至其均匀分散,然后在摇床振摇20min,再次离心并加丙酮均匀分散重复上述操作,而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去掉残留的丙酮溶剂,最后将沉淀物加入到先前配制好的2%戊二醛-磷酸缓冲溶液中并分散均匀,倒入高压反应釜中,180℃反应12h,反应完全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弃去上层漂浮的杂质,下层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分级清洗,离心并将沉淀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细粉,记为ACPs备用;
步骤2.壳聚糖修饰的两亲生物碳材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欧姆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欧姆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9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