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产养殖行为和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投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0463.4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印;徐龙琴;冯大春;李道亮;李湘丽;张荣锋;史婷婷;黄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8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5102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产 养殖 行为 数据 挖掘 精准 投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产养殖行为和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投喂方法,通过在饲养池内套设多层围鱼网将饲养池分隔成不同的级别的养殖区,投食时通过牵引机构牵引投喂船在不同的养殖区穿行,投食机构给给个养殖区投食,本发明不同的养殖区可养殖不同大小的鱼儿,也可以养殖不同种类的鱼儿,再通过投食机构对不同种类、大小的鱼儿进行精准投喂,从而防止鱼儿之间的抢食,有利于鱼苗的快速生长、繁殖,在养殖期间可随时监测水体的状况,并可根据需要将截留在大鱼养殖区的鱼儿带到水面上,便于近距离观察其形体特征、摄食特征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产养殖行为和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业规模日益增大。
随着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会很快成为限制许多行业的因素,食品生产所需的营养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东南亚国家对高质量水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捕捞业将保持现状或呈下降趋势,养殖水产品将占主要市场。同时农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用水成本增加,环境压力加大。21世纪农业生产的最大挑战是利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3倍以上的产品。世界银行全球渔业计划-2030年渔业项目初步提出:今后10-15年世界水产养殖量必须增加100%,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池塘养殖、水库养殖一直来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但这些养殖方式大多是将批量的鱼苗同时投放养殖,由于鱼苗单体的生长进度不同会导致同批次投放的鱼苗大小不一,而不同大小的鱼儿的摄食习性不同,由此导致鱼儿之间竞争加剧,不利于鱼儿的生长繁殖,同时为无法监控养殖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产养殖行为和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投喂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水产养殖行为和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投喂方法,包括首尾连接的塘埂,该塘埂的内侧形成饲养池,其关键在于:
挑选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一龄鱼种投放到所述饲养池内,所述鱼种的重量≥60g/尾,放养密度为100-200kg/亩;
所述饲养池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围鱼网,所有所述围鱼网从内往外依次套设,所述饲养池内对应每个所述围鱼网分别设有一圈渔网立柱,所述围鱼网围设在对应的所述渔网立柱上,所述围鱼网的网孔从内往外逐渐减小,最外一层所述围鱼网的网孔大于投放的鱼种体型从而方便投放的鱼种自由穿行,最内层的所述围鱼网围成大鱼养殖区,最外层的围鱼网和所述塘埂之间围成小鱼养殖区,相邻所述围鱼网之间围成中级养殖区,每层所述围鱼网上分别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内安装有出入单向阀,该出入单向阀允许鱼儿从所述围鱼网外侧往内侧穿行;
所述饲养池内漂浮有投喂船,该投喂船上设有投食机构,所述投喂船连接有牵引机构,投放鱼种后三天内禁止喂食,三天后利用牵引机构牵引投喂船在所述大鱼养殖区、中级养殖区以及小鱼养殖区穿行,投食机构给各养殖区内投放饲料,投放量为1-1.5kg/亩/区,每日早晚各一次;
每隔一个月停止投放饲料2-3天,然后利用牵引机构将投喂船牵引至所述大鱼养殖区,并仅在大鱼养殖区内投放常规量的饲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开始投放的鱼苗可以自由的在各个养殖区穿行,摄食各个养殖区内投放的饲料,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鱼苗的体型逐渐增大,导致部分体型较大的鱼苗不再能通过围鱼网,此时该部分鱼苗被截留在围鱼网内继续养殖,从而达到将不同体型大小的鱼儿进行分区养殖、投喂的目的,从而防止鱼儿之间抢食,有利于鱼苗的快速生长、繁殖,而对于一些体型较大但仍滞留在较小一级养殖区的鱼儿,通过在位于中心的大鱼养殖区内投放饲料吸引这部分鱼儿通过出入单向阀进入较大一级的养殖区,鱼儿进入较大一级养殖区后由于网孔大小以及出入单向阀的限制便不能再回到较小一级的养殖区,且最大的鱼儿位于中间,还具有一定的防偷猎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0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方法
- 下一篇:基于鱼行为和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投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