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0473.8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凯;刘怡;陈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森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球 聚乙二醇 聚多巴胺 多巴胺 铜离子 杂化 制备 定形相变材料 磷酸缓冲溶液 相变复合材料 管式炉 介孔碳 硝酸铜 放入 固载 氢键 热解 芯材 毒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巴胺放入溶有硝酸铜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搅拌,制得聚多巴胺/铜离子杂化微球;将聚多巴胺/铜离子杂化微球置于管式炉中热解,制得介孔碳微球/铜微球(MC‑Cu);以MC‑Cu为载体,以聚乙二醇(PEG)为芯材,通过聚乙二醇与多巴胺之间的氢键作用,将聚乙二醇固载于MC‑Cu的孔隙内,制得相变复合材料PEG/MC‑Cu。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无毒害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制备的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定形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作为一种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可以储存或释放能量,是一种重要的高效节能方法。有机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适宜的熔融温度范围、低成本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有机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易泄露等缺点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制备复合定形相变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用于制备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载体有很多种,包括多孔材料、聚合物网络、金属泡沫、各种石墨材料和硅材料。然而,当前介孔材料制备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热性好的定形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多巴胺放入溶有硝酸铜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搅拌,制得聚多巴胺/铜离子杂化微球;
将所述聚多巴胺/铜离子杂化微球置于管式炉中热解,制得介孔碳微球/铜微球(MC-Cu);
以所述MC-Cu为载体,以聚乙二醇(PEG)为芯材,通过聚乙二醇与多巴胺之间的氢键作用,将聚乙二醇固载于所述MC-Cu的孔隙内,制得相变复合材料PEG/MC-Cu。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MC-Cu的制备方法包括:
配置pH值为7.0-8.5的磷酸缓冲溶液;
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硝酸铜颗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得混合液;
在所述混合液中加入多巴胺,在黑暗条件下搅拌,过滤,烘干,制得聚多巴胺/铜离子杂化微球;
将所述聚多巴胺/铜离子杂化微球置于管式炉中以3-5℃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850℃并在800-850℃保持120-180min,所得即为介孔碳微球/铜微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硝酸铜和磷酸缓冲溶液的投入比为0.5g:2000mL-1.5g:1500m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硝酸铜与所述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5-1: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持续搅拌为24-48h后抽滤,过滤所得沉淀物于40-50℃的烘箱中烘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EG/MC-Cu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介孔碳球/铜微球置于真空环境中,并加入聚乙二醇溶液,搅拌、干燥,制得相变复合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二醇溶液为聚乙二醇的乙醇溶液,所述聚乙二醇与乙醇的投入量之比为5g:300mL-10g:300m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MC-Cu与所述PEG的质量之比为1:4-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3h,通过水浴加热至65-80℃的温度下搅拌4-8h,再将其置于40-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48h至乙醇完全蒸发,制得相变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0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