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0789.7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马乐瑶;王飞;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30/08;C09K8/588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25707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酰胺 引发剂 酰胺 丙烯酸 大分子聚丙烯 合成聚丙烯 丙烯酰胺 反应配比 过硫酸钾 加盖密封 剪切成型 静置反应 冷却处理 驱油效率 乙醇浸泡 混合液 驱油剂 总单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包括混合、加盖密封并添加引发剂、静置反应并冷却处理、加入乙醇浸泡并剪切成型、以及干燥后得到产品;本发明以反应配比AM(丙烯酰胺):KH570:AA(丙烯酸)=7:0.4:2为原料,配制成总单体浓度为4%的混合液,以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的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并在pH值为7‑8的环境下合成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得到的大分子聚丙烯酰胺,其分子量较其他体系的分子量大,表面张力小,驱替效率较大,驱油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酰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胺(PAM )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产品主要分为干粉和胶体两种形式。按其平均分子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 万)、中分子量(200~400 万)和高分子量(>700万)三类。按其结构又可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多为PAM 的水解体(HPAM)。聚丙烯酰胺的主链上带有大量的酰胺基,化学活性很高,可以改性制取许多聚丙烯酰胺的衍生物,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造纸、选矿、采油、冶金、建材、污水处理等行业。聚丙烯酰胺作为润滑剂、悬浮剂、粘土稳定剂、驱油剂、降失水剂和增稠剂,在钻井、酸化、压裂、堵水、固井及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油田化学品。
现有制备工艺获得的聚丙烯酰胺,其分子量较其他体系的分子量小,表面张力大,驱替效率较小,驱油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制备工艺获得的聚丙烯酰胺,其分子量较其他体系的分子量小,表面张力大,驱替效率较小,驱油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丙烯酰胺、丙烯酸、KH570 按比例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蒸馏水作溶剂配制成混合液A;
步骤二:加盖密封,在电磁搅拌器上搅拌均匀后,置于水浴中恒温,调节 pH 值,将单体质量的 0.5% 的引发剂滴入瓶中配制成溶液B;
步骤三:静置反应,得到所需溶液,将其冷却处理;
步骤四: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烧杯中,加入乙醇浸泡,同时用剪刀将反应混合物剪至米粒大小,期间适时更换乙醇,直至聚合物完全变为坚硬的白色颗粒状固体;
步骤五:将白色颗粒状的聚合物固体转移至表面皿中,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恒重,得到产品,装瓶密封备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丙烯酰胺:丙烯酸:KH570=7:2:0.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液A的总单体浓度为2%-6%(质量分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水浴温度为40-8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pH 值为7-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KPS)。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静置反应2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真空干燥箱内温度为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反应配比 AM( 丙烯酰胺 ) :KH570:AA( 丙烯酸 )=7:0.4:2为原料,以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的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并在 pH 值为 7-8 的环境下合成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得到的大分子聚丙烯酰胺,其分子量较其他体系的分子量大,表面张力小,驱替效率较大,驱油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0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