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197.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1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羽;徐伟;吴正东;赵东;杜晋玉;胡宜新;陈文宝;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7;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操作机 筒体组 筒体 定径装置 环形筋板 焊装 行走滚轮架 成套系统 轨道 体内 变位机 支撑架 撑圈 油缸 生产工艺 升降机 步进方式 对称设置 径向运动 内部安装 前端设置 生产效率 筒体内部 有效保障 旋转盘 预装配 台变 位机 对称 平行 驱动 配合 | ||
1.一种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位机(1),所述变位机(1)工作平台上安装有旋转盘(10),旋转盘(10)通过支撑架(4)安装有定径装置,位于旋转盘(10)中心的支撑架(4)内部安装有油缸一(3),所述定径装置在油缸一(3)驱动下作径向扩张和收缩运动;变位机(1)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机(2),变位机(1)前端设置有对称的轨道一(6),两条轨道一(6)上共同安装有多组成对的行走滚轮架(5);还包括焊接操作机(8),焊接操作机(8)位于与轨道一(6)平行的轨道二(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径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油缸一(3)输出端的拉杆(31),拉杆(31)向上穿过支撑架(4),支撑架(4)上平面以拉杆(31)为中心径向均布多个T型键一(35);拉杆(31)外圆周面上安装有倒置的锥体(38),锥体(38)外圆周面上通过均布的T型键二(39)安装多个模座(33);模座(33)与T型键一(35)一一对应,模座(33)底部固装有沿T型键一(35)移动的滑块一(34);单个模座(33)外侧面上固装有油缸二(32),油缸二(32)的输出端固装有弧形结构的模具(37),模具(37)底部固装有沿T型键一(35)移动的滑块二(36);多个模具(37)弧形外侧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1)由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减速机(11),减速机(11)通过多级齿轮传动(12)带动半圆齿轮(13)转动;所述半圆齿轮(13)的上平面为变位机(1)的工作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2)的结构为:包括竖直方向的丝杆(23),丝杆(23)上配合安装有滑块组件(21),滑块组件(21)侧面固装有支撑块(22);两个升降机(2)上的支撑块(22)空间上位于同一水平面并共同支撑筒体(30);所述丝杠(23)顶部安装有升降驱动组件(24),所述滑块组件(21)在升降驱动组件(24)的作用下沿着丝杆(23)上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组行走滚轮架(5)的结构为:包括连杆(51),连杆(51)侧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移动组件(52),移动组件(52)与轨道一(6)匹配连接,移动组件(52)在行走驱动装置(55)的带动下沿轨道一(6)运动;所述连杆(51)上平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一(53),其中一个滚轮一(53)在减速电机(54)的驱动下转动,另一个滚轮一(53)为从动轮;两个滚轮一(53)分别通过丝杆传动沿着连杆(51)移动实现对中,两个滚轮一(53)共同支撑筒体(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一(53)的中轴线与轨道一(6)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操作机(8)的结构为:包括焊机底座(81),其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轨道二(7)匹配并沿其移动的滑体;所述焊机底座(81)上表面的中部通过转台(82)安装有焊机机身(84),转台(82)在转台电机(83)驱动下带动焊机机身(84)相对于焊机底座(81)转动;焊机机身(84)上安装有与其垂直的焊接手臂(85),焊接手臂(85)在竖直电机(88)的驱动下沿着焊机机身(84)上下运动;焊接手臂(85)的端部安装有焊接头(86),所述焊接头(86)随焊接手臂(85)一起,在水平电机(87)驱动下相对于焊机机身(84)作水平面内的伸缩动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焊接操作机(8)侧边的固定滚轮架(9),固定滚轮架(9)由均布的四个支撑组件构成,每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滚轮二(91),四个滚轮二(91)共同支撑筒体(30),其中一个滚轮二(91)电机驱动下旋转,另外三个滚轮二(91)为从动轮。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内撑圈和筒体组对成套系统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准备待装配的筒体(30)和环形筋板(40);所述筒体(30)为大直径薄壁结构,所述环形筋板(40)的截面为T型结构;油缸一(3)及油缸二(32)复位,模具(37)处于收缩状态;变位机(1)的工作平台呈水平状态;
第二步:放置筒体(30),将筒体(30)放置于两个升降机(2)上,筒体(30)轴向竖直且其底部由两个支撑块(22)支撑,此时定径装置位于筒体(30)内部的上方开口处;
第三步:撑圆筒体(30),油缸一(3)工作,向下拉动拉杆(31),锥体(38)随拉杆(31)一起作轴向向下运动,使得等分在锥体(38)上的模座(33)通过滑块一(34)沿着T型键一(35)向外作径向运动,从而油缸二(32)和模具(37)随模座(33)向外作径向运动;多个模具(37)均沿径向向外移动并呈张开状态,进而将筒体(30)上方开口处从内部撑圆;
第四步:放置环形筋板(40),将环形筋板(40)通过吊装装置水平吊装至筒体(30)上方开口处,环形筋板(40)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筒体(30)开口内并位于模具(37)的上方;
第五步:预装配环形筋板(40),油缸一(3)工作,向上推动拉杆(31),锥体(38)随拉杆(31)一起作轴向向上运动,使得等分在锥体(38)上的模座(33)通过滑块一(34)沿着T型键一(35)向内作径向运动,从而油缸二(32)和模具(37)随模座(33)向内作径向运动;多个模具(37)均沿径向向内移动并呈收缩状态,进而模具(37)脱离筒体(30)的内壁,而环形筋板(40)则撑在筒体(30)内壁且两者相对固定;两个升降机(2)上的升降驱动组件(24)工作,使得滑块组件(21)沿着丝杆(23)上移一步,进而筒体(30)在两个支撑块(22)的支撑下随着上移一步;重复第三步,模具(37)再次呈张开状态并将筒体(30)从内部撑圆,环形筋板(40)在重力作用下相对于筒体(30)下落一步并位于模具(37)的上方;
第六步:重复第五步,步进式将环形筋板(40)预装配至筒体(30)内部,通过点焊将该环形筋板(40)固接至筒体(30)内壁;
第七步:预装配下一个环形筋板(40),油缸二(32)工作,油缸二(32)输出端收缩,从而带动模具(37)通过滑块二(36)沿着T型键一(35)作径向向内运动,多个模具(37)呈收缩状态且其外圆周直径小于环形筋板(40)内径;两个升降机(2)上的升降驱动组件(24)工作,使得滑块组件(21)沿着丝杆(23)下移一大步,进而筒体(30)在两个支撑块(22)的支撑下随着下移一大步,使得定径装置位于筒体(30)内部的上方开口处;
第八步:重复第三步至第七步,直至将所有环形筋板(40)均预装配至筒体(30)内部;
第九步:焊接环形筋板(40),通过吊装装置将预装配有环形筋板(40)的筒体(30)吊装并横卧至固定滚轮架(9)上,通过水平电机(87)和竖直电机(88)对焊接手臂(85)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节,转台电机(83)工作,焊机机身(84)带动焊接手臂(85)相对于焊机底座(81)旋转,使得焊接手臂(85)伸入筒体(30)内部,且焊接头(86)正对着筒体(30)与环形筋板(40)之间的接缝;启动焊接操作机(8)进行焊接,滚轮二(91)在电机驱动下带动筒体(30)沿轴向旋转,进而焊接操作机(8)将筒体(30)与位于其内部的环形筋板(40)周圈均焊接起来,从而获得单个的筒体成品;
第十步:相邻筒体焊接前准备工作,变位机(1)工作,驱动半圆齿轮(13)转动90°,使得半圆齿轮(13)上的工作平台呈竖直状态并朝向轨道一(6),此时定径装置随工作平台一起呈竖直状态;通过吊装装置依次将两个筒体成品吊装并横卧至行走滚轮架(5)上,行走驱动装置(55)工作,行走滚轮架(5)沿着轨道一(6)运动,使得两个筒体成品的筒口对接,且定径装置的模具(37)针对着两筒体(30)的筒口接缝处,将行走驱动装置(55)锁定;重复第三步,使得多个模具(37)均沿径向向外移动并呈张开状态,进而将两筒体(30)筒口接缝处从内部撑圆;
第十一步:相邻筒体焊接,如第九步调节焊接手臂(85),使得焊接手臂(85)端部的焊接头(86)正对着两筒体(40)筒口接缝处的外部,启动焊接操作机(8)进行焊接,滚轮一(53)在减速电机(54)的驱动下从外部带动筒体(30)旋转,此时旋转盘(10)受力被动旋转,从而旋转盘(10)、定径装置和筒体(30)在滚轮一(53)带动下同步转动,进而焊接操作机(8)从外部将两个筒体(40)接缝的一周焊接起来;
第十二步:重复第十步和第十一步,完成筒体组的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1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M节点坡口的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盆螺母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