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晚疫病菌及其所致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444.5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齐玉洁;杨艳丽;刘霞;高爱华;陈超;赛斯文;张黎;杨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46 | 分类号: | A01N47/46;A01N25/12;A01N25/14;A01N25/3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洪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晚疫病菌 异硫氰酸烯丙酯 控释系统 植物病害 防治 缓释颗粒剂 可湿性粉剂 单独使用 控释胶囊 用药成本 有效控制 种植植物 持效期 病害 施用 土壤 种植 | ||
本发明提供马铃薯晚疫病菌及其所致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和/或其控释系统,如控释胶囊、缓释颗粒剂、可湿性粉剂等施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中,尤其是在种植前施用。本发明提供的异硫氰酸烯丙酯控释系统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防治效果好,可长效控制该病害,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单独使用异硫氰酸烯丙酯能够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菌,且持效期长达2个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马铃薯晚疫病菌及其所致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长迅速,每亩产量高,可种植在不适合水稻、小麦和玉米等谷类作物的土壤上。食用土豆通常埋在土里,当需要时再挖出来。
马铃薯易受某些病菌的影响,从而制约了马铃薯的有效生产。其中,晚疫病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危害马铃薯的真菌病害。
晚疫病疫霉是一种卵霉菌病原体,可侵染和破坏马铃薯的叶、茎、果实和块茎。当晚疫病菌在宿主作物上迅速生长繁殖时,就会爆发严重的晚疫病情。它是通过受感染植物组织产生的孢子囊进行繁殖,并且在高湿度和温和的温度(15°-25℃)下繁殖速度是最快的。孢子囊通过雨水飞溅或田间的风的气流,以及在贮藏室内的空气流动和接触,将晚疫病菌传播到健康组织中。每个孢子囊都能引起新的病变,导致晚疫病菌的生长和传播。在播种马铃薯前控制土壤中的晚疫病菌是防控这一病害的重要部分。
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特别是以芥菜籽粉的形式已经被用于食品抗菌防腐剂。它还被用作一种土壤熏蒸剂,通常用于有效防治芸苔属作物在生长和耕作中土壤线虫、真菌和某些细菌。异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种活性很高的化合物,如果以不加任何保护剂的形式直接施用在土壤中,其持效期短,从而影响土壤疫霉菌的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马铃薯晚疫病菌及其所致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异硫氰酸烯丙酯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及其所致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植物病害包括但不限于马铃薯晚疫病。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熏蒸剂,有效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控释系统,所述控释系统为如下①~③中任一个:
①控释胶囊;
②缓释颗粒剂;
③可湿性粉剂。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控释胶囊,所述控释胶囊内含有活性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胶囊的材质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热塑性聚氨酯(TPU)、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PEBAX)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控释胶囊的内径2-6mm、壁厚0.2-1.0mm,长35-120mm,胶囊内可装入0.3-2mL异硫氰酸烯丙酯。优选内径4mm、壁厚0.5mm,长100mm,胶囊内可装入1mL异硫氰酸烯丙酯。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缓释颗粒剂,所述缓释颗粒剂的活性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所述缓释颗粒剂的芯材为吸附有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矿物源或植物源载体,芯材表面包覆有聚合物涂层;任选所述缓释颗粒剂中含有润湿剂、增稠剂、稳定剂和/或抗氧化剂。
本发明中,所述矿物源或植物源载体选自蛭石、高岭土、膨润土、活性白土、海泡石、白碳黑、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熟石膏、白垩土、陶土、蒙脱土、粘土、高纯土、木粉、竹粉、玉米棒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蛭石或木粉。
所述聚合物涂层的原料选自石蜡、微晶蜡、聚乙烯蜡、棕榈蜡、聚砜树脂、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酯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