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694.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冰淋;郑斌义;吴玲;沈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显示面板 开口部 透明树脂层 第二基板 第一基板 光感单元 显示装置 指纹识别 遮光层 折射率 准直孔 相对设置 交叠 收光 制程 填充 垂直 保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光感单元;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层遮光层,所述至少一层遮光层包括多个开口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光感单元至少部分交叠,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树脂层,所述透明树脂层填充所述开口部并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二衬底直接接触;所述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衬底的折射率。本发明能保证光感单元的收光范围并降低准直孔的高度,减少准直孔的制程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 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显示产品的普及,信息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指纹是人体与生 俱来独一无二并可与他人相区别的不变特征,它由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 脊和谷组成,这些脊和谷的组成细节通常包括脊的分叉、脊的末端、拱形、 帐篷式的拱形、左旋、右旋、螺旋或双旋等细节,这些细节决定了指纹图案 的唯一性。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难以复制性、安全性等优点,近年来指纹 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显示产品中,作为一种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方 式,使得移动显示产品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光学指纹识别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将手指放在光线镜片上,通 过光线正在手指表面纹谷和纹脊的反射差异,实现光感器件接收不同指纹信 息差异化,形成指纹图像,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适合移动显示产品的全面屏 化设计。
然而,现有技术中,光感器件的收光范围难以得到保障,指纹识别的精 度易受到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 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 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第二基板 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光感单元;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靠 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层遮光层,所述至少一层遮光层包括多 个开口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光感单元至少部分交叠,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 明树脂层,所述透明树脂层填充所述开口部并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二衬底 直接接触;所述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衬底的折射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 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遮光层的开口部形成准直孔的一部分,透明树脂层填充在开口部中并与第二 衬底直接接触,而且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衬底的折射率,即透明树 脂层相对第二衬底为光疏介质。由于指纹识别信号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 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因此在光感单元自身尺寸和光感单元的收光范 围不变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所需设置的准直孔的高度,从而能够 减少准直孔的堆叠结构和制程数,从而降低了工艺难度,并且也减小了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指纹识别区形成准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指纹识别信号光线通过准直孔到达指纹识别单元的光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序列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薄满天星背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