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弥补修复板式榫卯家具中榫头与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998.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0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华 |
主分类号: | F16B12/12 | 分类号: | F16B12/12;F16B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金之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7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榫卯槽 燕尾榫头 榫头 修复 填充物 板式 绕制体 胀缩性 燕尾 榫卯 家具 生胶 丝线 开口胶套 不一致 松紧度 胶带 卯槽 缠绕 开口 加工 | ||
一种弥补修复板式榫卯家具中榫头与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的结构,包括榫头与榫卯槽,在榫头与榫卯槽之间设有可胀缩性填充物。所述可胀缩性填充物为胶带绕制体或生胶丝线绕制体,并缠绕在榫头上,还可以是开口胶套,开口胶套套装在榫头上或放置在卯槽中,它能解决不同板材的松紧度不一致,燕尾榫头及榫卯槽的加工精度存在误差等原因造成燕尾榫头和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能理想地弥补和修复燕尾榫头及燕尾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自动弥补修复燕尾榫头及燕尾榫卯槽连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榫卯家具,尤其涉板式榫卯家具中榫头与榫卯槽之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910151372.7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板式榫卯组装锁合结构的柜体,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之间均通过燕尾榫头和燕尾榫卯槽咬合结构实现固定连接,柜体中所有板体之间的连接都通过榫卯拼装锁合结构连接成一体,装拆方便,将燕尾榫头和大小头截面燕尾榫头设计成双向大小头的梯形立方体结构既能实现榫卯咬合,又能减小拆装阻力,便捷拆装,能消除二块板体卡装连接的间隙,连接后不会产生晃动,稳固性好,且木质材料受挤压后会受压变形量小,榫头会缩小,提高了反复拆装后的精度,能彻底克服现有板式拼装框体存在的缺陷。
在实施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由于不同板材的材质的松紧度不一致,且燕尾榫头及燕尾槽榫卯槽的加工精度总存在误差,加上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空气的湿度都不相同,使得原本符合要求的装配精度失效,造成燕尾榫头及燕尾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这样就会引发板体之间连接松动,柜体受外力作用会摇晃,使得板式榫卯组装锁合结构的柜体的优点不能充分稳定显示出来。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优化板式榫卯组装锁合结构的柜体的燕尾榫头及燕尾榫卯槽连接精度,自动弥补修复燕尾榫头及燕尾榫卯槽连接处产生的缝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弥补修复板式榫卯家具中榫头与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的结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弥补修复板式榫卯家具中榫头与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的结构,包括榫头与榫卯槽,其特征是:在榫头与榫卯槽之间设有可胀缩性填充物。
进一步,所述可胀缩性填充物为生胶带绕制体。
进一步,所述可胀缩性填充物为生胶丝线绕制体。
进一步,可胀缩性填充物缠绕在榫头上。
进一步,所述可胀缩性填充物为开口胶套,可胀缩性填充物套装在榫头上或放置在卯槽中。
更进一步,所述可胀缩性填充物为开口胶套,可胀缩性填充物套装在榫头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如下:
可胀缩性填充物以生胶带为例,在榫头与榫卯槽装配前,先在榫头上缠绕可胀缩性填充物,可胀缩性填充物的缠绕量根据板材的松紧度、榫头及榫卯槽的加工精度误差及使用场所在不同季节空气的湿度变化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将缠绕有生胶带的榫头插装在榫卯槽中,然后沿榫卯槽的梯度方向用木锤敲击压合收紧到位,在榫头与榫卯槽的挤压咬合过程中,受到挤压的生胶带会自动向低压的空隙处挤压填充,这样,不管何种因素造成榫头与榫卯槽之间产生的缝隙都能被可胀缩性填充物弥补充填修复,这样的填充效果就与设有外螺纹的管体与带内螺纹的管螺纹连接件之间密封配合连接效果相当,它能够理想地解决板式榫卯家具中榫头与榫卯槽之间产生缝隙的难题。
同样,可胀缩性填充物选用生胶丝线或开口胶套,其弥补修复原理与生胶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华,未经陈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对位贴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以多次使用的模具定位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