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3644.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冉海霞;高仁星;付朋;钱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B64D47/00;B63C9/00;A62C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飞机 水上 应急 保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民用飞机应急保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包括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确认飞机故障情况;确认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搜救快艇搜索并营救机上人员和落水人员并撤离至岸上;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之后,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至上岸。本方法采用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使用小型的救援船只,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完成机上人员紧急撤离、落水人员搜救、飞机水上灭火、飞机水上牵引等任务,填补了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的空白,救援过程简单而有效,且具有快速有效、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实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用飞机应急保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民用飞机是在陆基机场起降并在陆上实施应急保障,应急保障方法为使用通信车辆完成应急通信和指挥任务,使用专用车辆完成人员应急撤离任务,使用泡沫消防车完成灭火任务,使用大型气囊和专用车辆完成飞机拖移任务等。这种方法虽然很成熟,但是无法完成水陆两栖飞机在水上机场的应急保障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其为针对水陆两栖飞机在水上出事故时的应急保障方法,简单有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水上应急保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飞机在执行水上任务时,监控飞机的运行状况;步骤2.若飞机状况正常,则执行步骤1,继续监控飞机状况;若飞机出现故障,失去动力,则执行步骤3;步骤3.确认飞机故障情况,飞机故障情况包括各子系统故障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步骤4.确认事发地点,出动救援船只前往事发地点,救援船只包括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步骤5.搜救快艇到达事故现场后,机上人员登上搜救快艇;若有落水人员,则搜救快艇搜索落水人员并营救落水人员上船;之后,搜救快艇撤离至岸上;步骤6.若飞机未起火,则消防船在飞机旁进行戒备;若飞机起火,则消防船对飞机开展灭火工作;步骤7.机上人员撤离事故现场,且确认飞机没有火情或者火情被扑灭后,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通过牵引绳一前一后牵引飞机前往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牵引过程中消防船跟随戒备;步骤8.飞机到达下滑道附近的浅水区后,地面牵引车通过牵引绳与飞机连接,将飞机向下滑道牵引,主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辅助牵引船继续在飞机后方牵引飞机;步骤9.飞机到达下滑道与水面的交界线之前,飞机起落架放下,辅助牵引船与飞机断开连接并撤离,地面牵引车将飞机牵引上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监控飞机状况,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或观察设备观察飞机的运行状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子系统故障情况包括动力系统情况、操纵系统情况;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确认飞机动力系统情况、机上人员数量、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或者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确认飞机动力系统情况;或通过观察设备,确认飞机动力系统情况、落水人员数量以及是否起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中,通过与飞机的信息交互,或者通过观察设备,确认事发地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7中,主牵引船和辅助牵引船牵引飞机的具体方法为,主牵引船在飞机前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头牵引点与主牵引船连接,主牵引船拖拽飞机向前行驶;辅助牵引船在飞机后方,通过牵引绳将飞机机尾牵引点与辅助牵引船连接,在需要时,辅助牵引船向后拖拽飞机使飞机刹车或倒退,或辅助牵引船向两侧拖拽飞机以调整飞机的前进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消防船和搜救快艇均为排水量为2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牵引船、辅助牵引船和消防船为动力大于或等于200马力的船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搜救快艇为橡皮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3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落装置的温度特性
- 下一篇:一种升降舵助力器量规的安装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