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3987.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游欣欣;石琼;徐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李立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鳗鲡 银鳗 人工养殖 激素 注射 人工控制环境 发育 鳗鱼 繁育材料 海水盐度 人工控制 光周期 受限 优选 海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该方法为:选取人工养殖在淡水中的雌性日本鳗鲡(黄鳗),然后使其逐渐适应海水,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使用激素进行诱导,促使其启动青春期发育,达到降海鳗,即银鳗的发育水平。优选年龄为4龄以上的雌鳗,使用正常的海水盐度,人工控制光周期和温度。定期注射激素进行诱导,每周注射1次,诱导时间为6周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人工养殖的雌性日本鳗鲡诱导至银鳗状态,解决鳗鱼繁育材料受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培育养殖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鳗鲡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海洋中繁殖,淡水中生长至成年。日本鳗鲡人工繁育是一个持续了数十年的难题,开展其人工繁育研究的初始材料多选用野生降海鳗(又称银鳗,性腺系数大于1.5)为材料,经外源脑垂体诱导至性成熟(性腺系数40-50)。野生降海鳗难以稳定供应且受季节等因素限制。人工养殖雌性鳗鱼容易获取,可解决繁育材料难获取的难题,但人工养殖雌鳗发育时期处于黄鳗(性腺系数小于1)阶段,未启动青春期发育,无法直接作为人工繁育研究的初始材料。欲采用养殖鳗鱼为材料,必须促使其启动青春期发育,达到降海鳗(银鳗)发育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日本鳗鲡的培育养殖方法,能够克服技术的缺点,将人工养殖的雌性日本鳗鲡诱导至银鳗状态,解决鳗鱼繁育材料受限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为:选取人工养殖在淡水中的雌性日本鳗鲡,然后使其逐渐适应海水,在人工控制光照、温度和盐度条件下,使用类固醇类激素进行诱导,促使其启动青春期发育,达到降海鳗,即银鳗的发育水平。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雌性日本鳗鲡,是选取年龄为4龄以上,体重为1000g以上的雌鳗。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人工控制光照,是指全黑暗条件下。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温度控制在8~12℃范围内。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盐度控制在32‰~35‰范围内。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类固醇类激素为雄激素,包含丙酸睾酮。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类固醇类激素的使用剂量为每周每kg鱼体重注射2~5mg。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诱导,时间为6周以上。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包含:步骤1,选取淡水中养殖4龄以上,且体重1000g以上的雌性日本鳗鲡;步骤2,温度控制在8~12℃,经7天时间,均匀地将养殖用水的盐度逐渐提升至正常海水盐度,即32‰~35‰;步骤3,达到正常海水盐度后,开始向雌鳗注射丙酸睾酮,每周注射一次,剂量为2~5mg/kg;步骤4,在注射时及注射后的一周内每天保持24h黑暗条件,并将盐度控制在32‰~35‰范围内,温度控制在8~12℃范围内;步骤5,连续注射6周,促使雌鳗启动青春期发育。
上述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中,连续注射6周后,雌鳗性腺系数从1升至2.5~3,达到降海鳗的性腺发育水平。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诱导雌性日本鳗鲡由黄鳗转变为银鳗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3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