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分离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4005.8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忠纯;顾琦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中(宁波)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模块 负电极 正电极 下电极 基板 呈螺旋状 气液分离 出液孔 涡流 分离单元 隔离作用 气体螺旋 中心设置 块基板 下基板 冷媒 元气 两边 流出 | ||
1.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排的正电极(1) 靠内侧,上排的负电极(2)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4)也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3)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4)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排的正电极(1)靠外侧,下排的负电极(2)靠内侧,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的下方还设置有电极模块基板(5),上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外圈设置出液孔A(51),下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中心设置有出液孔B(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1)与负电极(2)的宽度比例为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区与负电极(2)的宽度比例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模块基板(5)上一体成型有一圈凸出边缘(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模块基板(5)上设置有大螺旋槽和小螺旋槽,分别用于放置正电极(1)和负电极(2),上电极模块(3)的大螺旋槽放置正电极(1),小螺旋槽放置负电极(2),下电极模块(4)的大螺旋槽放置负电极(2),小螺旋槽放置正电极(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螺旋槽和小螺旋槽的深度占电极模块基板(5)的厚度的五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上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外圈设置一个出液孔A(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中(宁波)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昇中(宁波)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0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两相流分配控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气液分离器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