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4830.8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桩基成孔 测量 套管 施工 松土 沉管灌注桩 激光整平机 场地平整 生活环境 噪音影响 支撑圆环 桩基施工 作业平台 更换孔 十字桩 松土机 偏移 泥浆 减噪 双泵 桩基 土质 平整 噪音 吸收 居民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桩基施工前,通过激光整平机对需要桩基的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施工,形成平整的作业平台,施工完成后,由测量人员进行精准测量放点,确定桩中心位置,并将十字桩打入测量好的位置,步骤二、在步骤一测量好的桩中心位置,使用松土机对该中心位置进行松土,松土的范围直径为400‑450cm,本发明涉及现沉管灌注桩技术领域。该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利用减噪套和支撑圆环之间的配合可以在打孔的时候,吸收打孔产生的噪音,避免打孔时产生过大的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采用双泵交替更换孔内的泥浆,可避免因土质而出现打孔偏移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沉管灌注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沉管灌注桩是土木建筑工程中众多类型桩基础中的一种。系采用与桩的设计尺寸相适应的钢管(即套管),在端部套上桩尖后沉入土中后,在套管内吊放钢筋骨架,然后边浇筑混凝土边振动或锤击拔管,利用拔管时的振动捣实混凝土而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桩。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在有地下水、流砂、淤泥的情况。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利用振动器振动沉管、拔管成桩,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根据沉管方法和拔管时振动不同,套管成孔灌注桩可分为锤击沉管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前者多用于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后者除以上范围外,还可用于稍密及中密的碎石土地基。为了提高桩的质量和承载能力,沉管灌注桩常采用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等施工工艺。
跟进套管桩基成孔在施工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每次施工都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在埋设护筒的时候常土质比较硬,而损坏护筒,延误工期,同时在冲锤进行打孔的时候易受到地底下土质的影响而导致打孔发生偏移的情况,而无法开展下面的工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解决了每次施工都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在埋设护筒的时候常土质比较硬,而损坏护筒,延误工期,同时在冲锤进行打孔的时候易受到地底下土质的影响而导致打孔发生偏移的情况,而无法开展下面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跟进套管桩基成孔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桩基施工前,通过激光整平机对需要桩基的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施工,形成平整的作业平台,施工完成后,由测量人员进行精准测量放点,确定桩中心位置,并将十字桩打入测量好的位置;
步骤二、在步骤一测量好的桩中心位置,使用松土机对该中心位置进行松土,松土的范围直径为400-450cm,松土完成后,采用吊装机将护筒埋设在桩中心的位置;
步骤三、在步骤二埋设好护筒上方的外表面套接一个减噪套,并在减噪套内圈的下方装设有支撑圆环,调整好吊装机悬挂好的冲锤,使中心锤与桩中心的位置控制好在1.5cm内;
步骤四、吊装机开始通过冲锤进行冲击,冲击时采用泥浆护壁,当冲锤下至护筒3-3.5m后,提高锤头2-3m,并加快速度转入正常冲击。
步骤五、当冲击深度为7-8m后,再次提高锤头,取出支撑圆环,再取下减噪套,将处理好的泥浆的一端通过进料管与锤头进行连接,并在另一侧通过排料管连接到废料池;
步骤六、再次通过吊装机对其进行冲击,并同时启动与排料管连接的排水泵,并间接性的启动与进料管连接的抽水泵,使排水泵和抽水泵交替性的工作,保持孔内水头压力平衡,直到冲孔达到设计深度;
步骤七、冲孔达到设计深度使,对孔深进行检查,对孔位进行复核,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即可填表登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梁柔性垫层及其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承台及盖板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