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精氨酸的检测方法及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4859.6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周宁涛;周立;朱钦;何婧琳;肖忠良;贺玉敏;冯泽猛;印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周栋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修饰电极 多肽 检测 精氨酸 传感器 磷酸盐缓冲溶液 电化学响应 生命科学 线性关系 修饰电极 营养健康 二茂铁 功能化 环戊烷 潜在的 十六肽 响应峰 重现性 硫代 制备 合成 应用 表现 | ||
1.一种L-精氨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所述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结构式如式(I)所示:
(2)制备FC-P16 Peptide/AuE多肽复合膜修饰电极:将金电极于Piranha溶液中浸泡后清洗,然后抛光,洗净并用N2吹干;将吹干后的金电极浸入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浓度为30~80μmol/L的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溶液和三(2-羧乙基)膦浓度为10~80μ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20~30h;再将金电极于6-巯基-1-己醇浓度为0.5~2.0mmol/L的6-巯基-1-己醇溶液中浸泡2~30min后,用PBS沿着金电极表面冲洗以除去非特异性吸附的其它物质,用N2吹干即得FC-P16 Peptide/AuE多肽复合膜修饰电极;
(3)以FC-P16 Peptide/AuE多肽复合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考察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进行测试,绘制工作标准曲线,再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待测样品中的L-精氨酸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金电极表面进行抛光是分别用1.0μm、0.3μm和0.05μm的氧化铝粉对金电极表面进行抛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金电极直径为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是在1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2.0mmol/L[Fe(CN)6]4-/3--10mmol/L PBS溶液、含有1.0×10-5mol/L精氨酸的1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考察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进行电流响应与浓度关系测试;示差脉冲伏安法参数为:振幅0.05V,脉冲周期0.5s,抽样宽度0.02,脉冲宽度0.2s,循环伏安法参数为:采样间隔0.001V,扫速100mV/s。
5.一种检测L-精氨酸的传感器,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作为工作电极的多肽复合膜修饰电极;所述多肽复合膜修饰电极包括金基质(5),所述金基质(5)表面修饰有多肽复合膜层(6),所述多肽复合膜层(6)中含有多肽分子(7);所述多肽分子(7)为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分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复合膜层(6)中还含有6-巯基-1-己醇分子(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基质(5)的厚度为1.0~5.0mm,所述多肽复合膜层(6)的厚度为2~20nm。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对L-精氨酸的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13~1.0×10-7mol/L,检出限为1.0×10-13mol/L。
9.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在制备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所述二茂铁功能化十六肽二硫代环戊烷结构式如式(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8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