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5265.7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15 | 分类号: | D06P5/15;D06P1/18;D06P3/54;D06P1/673;D06P1/649;D06P1/46;D06P1/6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染印花 涤纶织物 服装面料 浸渍处理 染色效果 底色 染色 牢度 汽蒸 | ||
1.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涤纶织物浸渍处理:将涤纶织物浸泡到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混合溶液中浸渍处理,浸泡时间为30-35min,浸泡温度为-5℃,然后取出,水洗,烘干至恒重,得到预处理涤纶织物;
(2)底色染色:对上述得到的涤纶织物进行底色染色处理,得到底色染色涤纶织物,然后再进行真空干燥至含水率至10-12%;
(3)拔染印花:对底色染色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拔染印花处理,拔染印花处理采用的拔染剂为稀土活化二氧化硫脲的纳米硅藻土分散液;
(4)汽蒸:对上述拔染印花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汽蒸处理,其中,汽蒸为分段式汽蒸,分为一次大段汽蒸和两次两段汽蒸,大段汽蒸时间为4-5min,小段汽蒸为1-2min;
(5)水洗:采用冷水浸泡清洗,水温为10-12℃,浸泡时间为10-15min,然后取出,自然晾干,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7.2wt%,尿素质量分数为7.2wt%,硫脲质量分数为3.5wt%,其余为蒸馏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烘干温度不超过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底色染色染料采用偶氮型分散染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底色染色工艺参数:染色温度不超过104℃,染色时间3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拔染浆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3-6%、稀土活化二氧化硫脲的纳米硅藻土分散液1-2%、碳酸氢钠1-3%、纳米纤维素8-12%、叔丁醇钾0.2-0.5%、防染盐S 0.3-0.5%、尿素3-8%、α-烯基磺酸钠15-20%和余量为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活化二氧化硫脲的纳米硅藻土分散液制备方法为:
将纳米硅藻土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8%的纳米硅藻土分散液,然后向纳米硅藻土分散液中添加其质量10%的对羟基苯甲酸,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氯化铈,氯化铈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5,在40℃下,以1200r/min转速搅拌30min,然后再添加对羟基苯甲酸质量2倍的二氧化硫脲,在常温下,以100r/min转速搅拌40min,即得稀土活化二氧化硫脲的纳米硅藻土分散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涤纶织物拔染印花效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大段汽蒸温度为110℃,小段汽蒸温度为115℃,整个汽蒸过程为先进行一次小段汽蒸,然后再进行大段汽蒸,最后再进行一次小段汽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2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