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5512.3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鲍方印;肖明松;徐之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10/22 | 分类号: | A23K10/22;A23K10/26;A23K10/30;A23K10/37;A23K10/12;A23K20/147;A23K10/14;A23K20/158;A23K20/174;A23K5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谭育华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鱼 混合 饵料 干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
新鲜四破鱼5~10份、新鲜竹荚鱼5~10份、新鲜竹叶鱼5~10份、新鲜鲢鱼5~10份、大豆油0.5~2.5份、猪油0.5~1份、山药粉2~4份、发酵助剂0.3~1.2份、微生物蛋白酶酸0.5~0.8份、食盐0.1~0.2份、复合维生素0.02~0.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
新鲜四破鱼10份、新鲜竹荚鱼8份、新鲜竹叶鱼9份、新鲜鲢鱼10份、大豆油1.5份、猪油1份、山药粉3份、发酵助剂1份、微生物蛋白酶酸0.7份、食盐0.1份、复合维生素0.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助剂为豆粕3~5份、秸秆粉1~3份、豌豆粉1~1.5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处理新鲜鱼体,预先将新鲜鱼体的各部位分类:
取新鲜四破鱼、新鲜竹荚鱼、新鲜竹叶鱼和新鲜鲢鱼,宰杀新鲜活鱼剔除鱼骨和鱼体废弃物分离出鱼肉备用;
S2、加工鱼肉:将分离出的鱼肉混合,加食盐腌制2~3小时,经蒸煮、去脂肪、脱水、酶解、干燥、萃取和过滤后得到蛋白质含量为70%~75%湿精粉;
S3、加工鱼骨:将分离出的鱼骨加水熬煮后加入发酵助剂后得到发酵醪液,在所述发酵醪液中加入山药粉和猪油经酸化、加热、粗滤和膜分离后浓缩得到浓缩液;
S4、加工鱼体废弃物:将分离出的鱼体废弃物清洗后用醋浸泡1~1.5小时后沥干,再将沥干后的鱼体废弃物、大豆油、微生物蛋白酶酸和乳酸菌菌种液混合调制成液体发酵培养基,在40~65℃条件下发酵6~10小时,制得蛋白肽液;
S5、混合酶解:混合湿精粉、浓缩液和蛋白肽液,加入复合维生素和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浆液,将浆液装入密闭容器中,加入蛋白分解酶进行酶解、灭酶、浓缩和二级干燥后得到干膏;
S6、制备鱼粉:将所述干膏经粉碎机粉碎成200~230目的鱼粉粉末;
S7、成品封装:将所述鱼粉粉末压制成颗粒鱼粉或装入胶囊制成微粉胶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鱼肉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0、将腌制好的鱼肉切碎呈肉糜状,将鱼糜倒进蒸煮器内,在温度100~120℃条件下蒸煮30~40分钟,过滤汤水得到滤渣备用;
S220、在滤渣中加入质量为滤渣0.1%~0.3%的脂肪酶去脂肪,控制温度为45~60℃,搅拌20~40min静置24~36小时;
S230、将去脂肪后得到的滤渣倒入螺旋压榨机脱水;
S240、向脱水后的滤渣加入蛋白分解酶和食盐,调节PH为4.5~6,控制温度35~38℃酶解反应2~3小时得到鱼糜酶解物;
S250、将鱼糜酶解物放入干燥机,控制干燥温度为130~140℃,干燥时间30~40min,将鱼糜酶解物干燥至含水8%~10%的粗粉;
S260、将所述粗粉加入其4~5倍量的浓度为75%的异丙醇,55~60℃的萃取温度下萃取2~2.5h,萃取结束后过滤清洗得湿精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鱼的混合饵料鱼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鱼骨的具体步骤如下:
S310、酸化:将发酵醪液放入调酸罐中加入米醋调PH值至3.0~3.6;
S320、加热:将酸化后的发酵醪液在温度为62~68℃条件下为加热10~15分钟:
S330、粗滤:将加热后的发酵醪液过纱布,出去滤渣的到粗滤液;
S340、膜分离:用超滤有机板膜对粗滤液进行分离,膜分离的流量为2.0~2.12L/m2·S得到含76~80%赖氨酸的浓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5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电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