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晶体管无源变频RFID标签电路的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5598.X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4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柳;王入意;王占平;宁俊松;曾成;补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晶体管 无源 变频 rfid 标签 电路 编码 方法 | ||
一种基于晶体管无源变频RFID标签电路的编码方法,属于微波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晶体管无源变频技术应用于RFID标签电路,通过改变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或者输入泵浦微波的功率,调整输出频点的频率,利用不同频率的输出频点对应不同的标签,实现射频识别。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采用晶体管无源变频技术来实现标签编码,无需直流供电,标签灵敏度高,可以较好的应用于RFID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晶体管无源变频RFID标签电路的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RFID标签电路复杂,包括天线、整流模块、射频模块、控制模块、存储器,部分标签还含有电池。不同频率的标签有不同的特点,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因此要正确应用就要先选择合适的频率。例如,低频标签比超高频标签便宜,节省能量,穿透金属物体力强,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适用于含水成分较高的物体;例如,水果等高频标签属中短距识别,读写速度居中,产品价格也相对便宜;例如,应用在电子票证上超高频标签作用范围广,传送数据速度快,但是比较耗能,穿透力较弱,作业区域不能有太多干扰,适用于监测港口、仓储等物流领域的物品。有时为了增加标签灵敏度和识别距离,采用半有源和有源标签。
目前我国主要的RFID产品的频段在840~845MHz、920~925MHz,该频段标签识别距离远(可达10米),标签大都可采用无源方式,读写速度远远高于低频频段。但是2.5GHz频段的RFID产品较少,大多还在测试中,相较840~845MHz、920~925MHz频段的RFID,该频段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更小的天线体积,更好的方向性,但是读写距离较近,只有通过采用有源和半有源方式来增加灵敏度和识别距离。因此,节约成本、提高灵敏度、简化电路、缩小标签体积,是RFID电路亟待解决的问题。
测向系统包括主动测向系统和被动测向系统,两者区别在于测向系统是否发射电磁波。被动测向系统通过对目标辐射源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其来波方向,它本身不发射电磁波,与主动测向系统相比,它具有隐蔽性好和作用距离远等特点;但是被动测向系统需要目标物体主动发射电磁波。主动测向系统需要发射电磁波,同时目标物体可以是主动发射电磁波也可以被动发射电磁波;但是主动测向系统考虑成本和电路简易程度的要求,一般采用收发同频的电路结构,使收发信号难以分辨。因此,节约成本、实现收发信号隔离、简化电路和尽可能采用无源电路,是测向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晶体管无源变频RFID标签电路的编码方法,将晶体管无源变频技术应用于RFID标签电路,有效解决现有RFID标签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晶体管无源变频RFID单频点标签电路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频点标签电路包括输入匹配、含异质结的晶体管、输出匹配和谐振网络,输入匹配的输入端连接泵浦微波,输出端连接含异质结的晶体管漏极,含异质结的晶体管源极连接输出匹配,栅极通过谐振网络接地;
通过改变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调整输出频点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标签,完成编码,实现射频识别。
基于晶体管无源变频RFID单频点标签电路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频点标签电路包括输入匹配、含异质结的晶体管、输出匹配和谐振网络,输入匹配的输入端连接泵浦微波,输出端连接含异质结的晶体管漏极,含异质结的晶体管源极连接输出匹配,栅极通过谐振网络接地;
输入频率相同、功率不同的泵浦微波,经含异质结的晶体管和输出匹配后,会输出不同频率的频点,对应不同的标签,完成编码,实现射频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